首页 都市小说 南明隆武帝:群友在现代支援我

第107章 隆武帝不纳粮,不收盐税?

  信上只有一个符号:π。

  历史上,这个符号要等到1706年才会走上历史舞台。

  出现在这,说明太监的计划成功了,弘光帝已死。

  钱谦益暗自观察陛下的表情。

  那封信他拆开看过了,只有一个“几”字,没看懂。

  “陛下,这信……”

  朱律健回神,笑道:“朕已知晓,你去写和离书吧,朕会差人将你夫人接来。”

  钱谦益也是看出陛下不愿意多言,便也不再追问。

  再次叩拜圣恩。

  钱谦益离殿后,朱律健再次打量这个给自己起名叫鬼头刀的镖师。

  “你的信义朕很欣赏,朕手下也正缺能人,可愿入朕的军帐?”

  还有这好事!

  鬼头刀还以为这辈子没啥出路了,不想竟有此等机遇!

  “愿意!”

  “要从新兵开始,能走到什么位置,也看你的造化。”

  新兵?那些丘八?

  鬼头刀迟疑了,凭他的本事,要是想吃那碗饭,如今最少也是百夫长。

  不过……在陛下手下当兵和外边总有不同吧?

  而且陛下看样子很欣赏他,那只要他够尽职,何愁不升迁?

  “魏岩叩谢陛下隆恩!”

  魏延?

  “哪个延?”

  “山岩的岩!”

  哦,不是延安的延啊,吓他一跳。

  “很好,很有精神,带他去军营吧。”

  安置好钱谦益和新兵魏岩,朱律健再次拿起写着“π”的信。

  将其折成纸飞机,飞了出去。

  三日后。

  一封讨贼檄文自北京城发往各地,天下震动。

  上书八大罪过,罪名每条都很清晰,有理有据。

  最大的罪:谋逆。

  最能引起士大夫共鸣的罪:屠戮“忠良”。

  除了罪,悬赏也很诱人:能斩杀他首级者,封异姓王。

  讨贼檄文散布各地。

  有名正言顺的立场,又有高额的悬赏。

  头生反骨者,嗨了。

  襄阳守军。

  张煌言忍了再忍,也是没忍住。

  “陛下糊涂啊!”

  武昌守军。

  堵胤锡眉心挤成了大闸蟹背上的八,还是在笼屉里蒸熟的八。

  “陛下糊涂啊!”

  两地巡抚,两位国姓爷互看了一眼,杀心顿起。

  “咱们要不去京城把那清廷的皇帝崩了吧。”

  “我也想这么做,不过那个皇帝好像只有七八岁。”

  “那就把多尔衮崩了,还有那个弘光帝。”

  “我看行。”

  “要不要向陛下请示下?”

  “将在外……”朱成功没吟唱完,狗蛋就给他一个大脖溜子。

  “陛下的军令必须受!”

  泗州守军。

  王之仁发愁的盯着讨贼檄文,摇摇头,“陛下糊涂啊。”

  又数日。

  交换鸽子笼的几地相继收到陛下的圣旨。

  “隆武帝不纳粮不交盐税?”

  最先收到圣旨的王之仁瞪着眼,眼里充满了不敢置信。

  继续阅读,王之仁的表情从不敢置信变成了惊惧,甚至恐惧。

  武昌守军。

  堵胤锡遇到了麻烦。

  有探子来报,大西国的张献忠为高一功与李过(李赤心)升了公爵。

  他该如何处理?

  上报是肯定要上报的。

  他又忧心陛下如何处理。

  两人还有忠贞营,大顺军的残部都是他招安的,如果出事,他也没什么好果子。

  “报,有青州府传来的军令!”

  “拿来。”

  堵胤锡皱着眉接过,只一眼就忍不住爆了粗口:“我干他亲娘嘀!”

  “这行吗?这真的可行吗?”

  他该怎么办?能怎么办!

  将军报重新封上。

  因为上面有一条,将军令传给忠孝伯和忠勇伯。

  “将此令传给……”堵胤锡迟疑了。

  陛下这么做真的可行吗?

  他是执行这道军令,还是上书请陛下收回成命?

  “慢,等一下,容我三思,容我三思。”

  襄阳守军。

  张煌言惊的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与其他人相同,他也被信上的内容惊到了。

  “要变天了……彻底的变天了……”

  张煌言不敢想这封信的结果是什么,以他的智慧还难以理解陛下的用意。

  但他可以确信,陛下行事必将天翻地覆!

  快速将军令重新封好,下令道:“将这道军令传给忠孝伯和忠勇伯!”

  两地巡抚驻扎地。

  两位国姓爷互看了一眼。

  一个脸色煞白,一个跃跃欲试。

  两条信息。

  第一条:将隆武帝不纳粮不收盐税的消息传遍各地。

  第二条:所占疆域,所有降清朝大臣家产抄没,首恶入狱。

  “好家伙,原来陛下也是大顺军的啊。”狗蛋感慨。

  朱成功以看智障的眼神盯着狗蛋,但也无法反驳。

  抄家,抄家,抄家。

  清廷想让朱律健后方大乱。

  朱律健反行其道,不仅不安抚各方,反而自己添了一把火。

  三城皆乱。

  官兵与府兵厮杀在一起。

  “将大门都顶死!墙边的水缸都装满水!快快快!快!动作都麻利点!老爷有重赏!”

  “哈哈哈!您就放心吧,咱以前也是兵,那些家伙有多少本事咱再清楚不过了,咱这院子,固守一个月不能,但撑个三五日绝对没问题,到时候咱们与其他几府的老爷兵合一处,外面那几颗葱轻松弄死。”

  “对!李大说的很对!咱们只要等其他几府的老爷与咱们汇合就行,都打起精神!”

  “绑!”

  洪亮的放炮声吓的众人一跳。

  “什么声音?那些畜生把大炮推来了?”

  “这不是炮声,炮比这响的多。”

  “不好了!大管家!大管家!老爷死了!”

  什么!

  无独有偶。

  所有起兵之家,起事的全部横死。

  并且都是眉心穿孔,死的极为干脆。

  泗州。

  作为最先执行陛下的命令的地方,这里最先暴动,也是最快平复暴动的。

  “将军,李府的李老爷死了,家丁开门投降。”

  “将军,孙家的家主死了。”

  “将军,陈家的门开了。”

  “将军、将军、将军……”

  王之仁:“???”

  死者收拢在一处,死状统一,全部是眉心穿孔。

  “这难不成……是陛下的手笔?”

  王之仁突觉脊背发凉。

  “隆武帝!不纳粮!不收盐税!”

  “隆武帝!不纳粮!不收盐税!”

  一声声的吆喝令王之仁仿佛感觉有人在暗中注视着他,忍不住喝问:“何人在外面喧哗!”

  “报!是一个乞丐!”

  “将乞丐带来。”

  “喏!”

  还真是乞丐。

  王之仁惊疑不定的上下打量,这个乞丐他见过。

  “这话你是从哪听的?”

  “有人给我钱……官爷饶命,官爷饶命啊。”

  王之仁压下不安,换上温和的笑容,赏了乞丐几枚铜板,再问,终于得知事情的始末。

  “将军,要查吗?”

  “不查!”查什么查,不想活了吗。

  还能是谁,肯定是陛下授意的。

  “报!敌袭!是满人的正蓝旗!”

  正心烦意乱的王之仁又是一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