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四合院: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第9章 成城里人了

  林卓故作惊喜道:

  “一千?二大爷,你真给我一千?”

  “来自刘海中愿力+2。”

  刘海中连忙摆摆手,否认道:

  “不是一千,是一百。”

  林卓心中鄙夷,虽说哪怕是一千自己也不会答应,但起码还算有些诚意。

  一百块钱,糊弄鬼呢。

  真以为自己是乡下没见识的毛孩子。

  这个年代农民确实很穷。

  林卓这种年轻力壮的男子,好好干一天可以挣上10个工分。

  而每个工分多少钱则并不固定,不同地方差别非常巨大,主要是与整个公社的收入挂钩。

  林卓老家算条件还不错的,但即便是好年景,一个整劳力,一年下来也赚不到100块钱。

  这收入还有一多半的是粮食,所以一般农民家庭现钱是很少的。

  可能没见过世面的真会对这100块钱心动。

  可林卓却知道,这点钱比起轧钢厂正式工名额,实在是不够看。

  进厂学徒工干起,一个月也能拿20块钱工资,这还不算别的福利。

  100块钱不到半年的工资。

  林卓穿越前那时代,十八线小县城,要想进个国企当个月薪三四千的正式工,花上十年的工资也不算稀奇。

  林卓面露难色,道:

  “二大爷,不是我驳您面子,实在是我也难啊。”

  “我家情况,您也清楚。”

  “除了我爹是工人,其他人都是农村户口。”

  “现在我爹这个顶梁柱没了,以后我奶奶我姐他们可全指望我了。”

  “二大爷,大家都知道您路子广,我给您200。”

  “只要您能给我姐,我姐夫弄到城里当正式工,甭管是全民或者集体,我一个人给您200。”

  刘海中闻言急了,道:

  “小林,你是真不知道现在的大形势。”

  “甭说你们农村的,就是城里孩子,厂里子弟都找不到工作。”

  “别说200,你就是给我400,我也没地儿给你找啊。”

  林卓听着刘海中的话,笑了笑,举起酒盅和刘海中碰了碰,一饮而尽。

  “二大爷,您看,您自己都说了,就是肯出400,也不一定能找着个好工作,您也就别为难我了。”

  “感谢您的盛情款待,不早了,我先回去歇着了。”

  说着,林卓就站起了身。

  刘海中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大嘴巴,绕来绕去,让林卓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别介,小林,钱的事咱还可以慢慢再聊。”刘海中连忙挽留道。

  “二大爷,我也不绕弯子了,工作的事您再打听打听别人吧,我实在是非常需要这个工作。”说完,林卓不顾刘海中的挽留,直接出了刘海中家门。

  “来自刘海中愿力+5。”

  刘海中看着林卓离去的背影,又急又怒,最后只能狠狠地甩上门。

  二大妈此时也从里屋出来,刚才的对话她也听得真切,不禁埋怨道:

  “老刘,你刚才说的那是什么话,出400块也找不着工作,这不明摆着让林卓看出门道了嘛。”

  刘海中也一脸懊悔地坐在那,扬起巴掌轻轻拍了下自己的嘴巴。

  “你说我这嘴,当时也是话赶话,让这小子给带沟里了。”

  二大妈看了眼桌上的残羹冷炙,骂道:

  “可惜了咱这一桌子酒菜,白给这小兔崽子吃了。”

  刘海中也是肉疼,自我安慰道:

  “行了,本来也是有枣没枣打三竿的事。”

  二大妈招呼两个儿子进屋,在桌旁坐下吃起了剩饭。

  “老刘,我早晨回来给你说你还不信,林卓这小子贼着呢。”

  “就咱这四合院,你说这一大爷和贾张氏什么时候吃过亏。”

  “可今儿早上,一大爷和贾张氏那泼妇都被这小子给压住了。”

  “贾家东西被白烧了,还赔了10块钱。”

  “你是没见一大爷那脸色,真是比猪肝还难看。”

  一听这话,刘海中心情好了许多。

  “易中海也有这天啊,看来我早晨没出去是对的,让老易和老阎碰钉子去。”

  刘光天边往嘴里塞窝头,边含混问道:

  “爸,我工作的事怎么样了,那个土老帽答应了吗?”

  刘海中一听刘光天的话就气不打一处来,一巴掌拍在刘光天脑袋上。

  “答应个屁。就知道吃,你个没出息的。”

  “但凡你好好念书,上个中专,也不至于这么发愁找工作。”

  刘光天被打得急了,反驳道:

  “那林卓不也没上中专嘛,人家也进轧钢厂了。”

  刘海中眼睛一瞪,指着刘光天鼻子骂道:

  “他进厂是因为他爹没了,怎么着,你个小王八蛋也盼着你爹没啊。”

  说着,刘海中又要抄起鸡毛掸子打人。

  吓得刘光天连忙跑进里屋躲了起来。

  二大妈连忙劝住,低声道:

  “好了,老刘,孩子都大了,别动不动就打了。”

  “有空还是多去居委会和街道打听打听,看有没有招工的,你刚才不是说和他们能说上话吗。”

  刘海中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刚才不过是林卓面前吹吹牛逼,他一轧钢厂的小组长,能有多大面子。

  只是在自己老婆孩子面前,又不想落了面子。

  只能含糊地应了下来。

  林卓这小子这么不给自己面子,将来进厂可别落自己手里,否则有他好看。

  “来自刘海中愿力+3。”

  “来自刘海中愿力+2。”

  “来自二大妈愿力+2。”

  “来自刘光天愿力+3。”

  “来自刘光福愿力+2。”

  回到家的林卓连着听到好几条系统提示音,心中一喜。

  似乎这愿力的获取和让人不爽有关。

  今天晚上这顿饭,虽然没当面撕破脸,但也算是把刘海中给得罪了。

  得罪了他一个,捎带着刘家一家对自己都有意见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没和自己交流的二大妈、刘光天、刘光福也贡献了愿力。

  这系统爽啊。

  四合院这么多禽兽,要是来个助人为乐系统是有点强人所难。

  可如果是个怼人添堵系统,那可是求之不得。

  本来林卓还想着自己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不和这些禽兽多接触,可现在看来那样是不行了。

  自己以后还要多和他们亲近亲近,要不然怎么薅羊毛呢。

  比如像今晚就很爽啊。

  吃了刘海中一顿饭,还顺便把羊毛给薅了,一箭双雕。

  林卓给炉子里添上煤,把炉子封好,这样就能保证炉子一晚上不灭。

  又把一壶水放到炉子上,这样第二天早晨起来就有热水洗漱了。

  接下来的几天,林卓带上户口本、轧钢厂介绍信等一大堆资料出门办手续。

  街道办、派出所、粮站跑了好几趟,才终于把手续都办下来。

  牛皮纸封面的户口簿,里面写着自己的姓名年龄住址等信息。

  还有一本居民粮食供应证,也就是常说的粮本。里面写着自己的定量,每月38斤粮食。

  从这一刻起,林卓已经是真正的城里人了。

  城里人就可以吃计划粮了,不用起早贪黑挣工分了。

  林卓不禁有些感触,农转非是多少农民毕生的愿望。

  林卓还记得80年代末政策松动时,一个农转非指标能卖到几千块。

  那时候普通工人工资还不过百呢。

  手续办好,林卓也找人给家里捎了信,让家人放心。

  厂里考试的日子也终于到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