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重生之科技致富手册

249.作妖的叶家父子(三章合一)

  第256章249.作妖的叶家父子

  晚上,赵德彬正躺在床上看书。

  他手上的是今年才出版的《theholeInternet:UsersGuideandcatalog》。

  赵德彬一直有逛书店的习惯,平常只要他路过书店,时间不紧的话,他一定会进去看看。

  这本书就是他在逛书店的时候随手买下的。

  作为互联网资深用户,赵德彬根本就不需要看这种手册,可在整个中夏,这样的书还是太少了。

  在九十年代初期,中夏互联网的用户群体特别,搜索引擎也没有,网络信息远不如后世那么发达。

  如果能有一本详细的互联网指南,能系统地介绍互联网以及列出现有的互联网资源,对中夏现在以及未来的互联网用户是有一定帮助的。

  除了互联网方面的着作以外,赵德彬也买了一些在洪港能找的世界上最新出版的关于计算机、芯片的书籍。

  他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返回内地以后收购一家出版社,专门翻译、出版最新的关于电子、计算机相关的书籍,不求能靠这个赚钱,为的是可以让一部分中夏人有一个接触世界前沿技术的渠道。

  毕竟现在的时间够早,很多东西可以提前布局。

  在赵德彬快速翻阅着书籍的时候,他的大哥大响了。

  接起之后,张鹏懒洋洋的声音顺着电线爬了过来:“彬仔呀,你之前让我帮你查叶家父子的资料,都放我这边一个多月啦,你不来拿走咩?”

  赵德彬一边翻身下床,一边回答道:“正好,我最近正想跟你这个事,就是没倒出功夫。叔你在书房?”

  “对,在书房,你过来吧。”

  赵德彬所住的房间在别墅四楼,张鹏的书房在二楼。

  这间别墅很大,从赵德彬的房间走到张鹏书房也用了一会时间。

  到了门口,赵德彬没有敲门,而是喊了一声“叔,我进来了”,然后就推门走了进去。

  张鹏的别墅和洪港电影里那些豪宅大差不差,都属于金碧辉煌的类型,书房的布置也不例外。

  虽然是书房,但更像是有办公桌的会所。

  与众不同的是,这件书房有一个玻璃房,专门用来放置雪茄。

  这个玻璃房大概有两米多高,宽度是一整面墙,大概有五米宽。

  里面放着像是红酒柜的柜子,一共有十几层,只不过每一层放置的不是红酒,而是打开盒子的雪茄,目测至少有上千根。

  赵德彬是后来才知道,这个玻璃房是一个大号的雪茄柜。

  赵德彬进屋的时候,张鹏正在玻璃房挑雪茄。

  见到赵德彬来了,张鹏停下挑选的动作,拿着手上的一盒走了出来。

  见状,赵德彬笑道:“叔,你又在照料你那些宝贝了。”

  张鹏哈哈一笑:“哎唷,我不爱吃喝玩乐,还不瓢不赌,也就这么点爱好。”

  赵德彬随意地在沙发上坐了下来,道:“要不是到了你这,我还真不知道,原来放雪茄的房间要保持特定的温度,还要安装固定频率的喷雾保持湿度。”

  张鹏拿出雪茄剪剪着茄帽,还不忘跟赵德彬分享:“要不要来一根试试?这可是丘吉尔最喜欢的RomEoYJULIEtA。”

  赵德彬一本正经地道:“谢了,咱仍不改中农本色,可不能被恣本主义的糖衣炮弹腐蚀掉。”

  “什么话都让你子了,”张鹏点燃雪茄,缓缓吐出一口烟气。

  接着,他从办工作上拿起一叠文件,起身走到沙发这边,把资料递给了赵德彬。

  在赵德彬快速翻阅资料的时候,张鹏坐在了赵德彬的对面:

  “喏,你之前要查的那个老东西叫叶山树,这几年一直在洪港活动。

  他确实有个儿子,叫叶继信,是内地一家叫作畅思公司的总经理,信息都跟你讲得对的上。

  啧啧,这父子俩可真系不简单呐!”

  张鹏查到的资料,大概有几十页。

  大概一个月多以前,赵德彬拜托张鹏查关于叶继信他爹叶山树的资料,以期能发现叶家父子一些骚操作的痕迹。

  没过多久,张鹏有跟赵德彬到提过,他那边查到了不少资料。

  赵德彬那个时候在忙着写程序,就不急,等回头在看。

  赵德彬接过资料的时候还在想,巧了嘛这不是!

  前两,他才跟任哥提过叶继信和他公司的交换机,还了一顿他公司里内斗的事。

  他还想跟张鹏要这些资料呢,没想到倒是张鹏先提这事了。

  然而,资料到手之后,赵德彬只粗略看了前三页,就气得差点吐血,一张脸黑得像是刚用锅底灰洗过一样。

  原本,赵德彬一直以为,叶继信才是叶家干坏事的主力。

  光是一个叶继信干出来的那些好事,就已经是罄竹难书了。

  他家老的和的再怎么能蹦跶,应该也掀不起叶继信那么大的风浪,造成的破坏力肯定是远不及叶继信的。

  结果才看了三页,赵德彬就意识到了,他绝对低估了叶家饶用心险恶。

  甚至,硬要对比的话,叶继信的危害还是有局限性的,破大去也就是嚯祸了畅思,还有以尤明北为代表的一票老实人。

  而叶山树的所作所为,才是真的贻害无穷。

  一切还要从叶继信他爹,叶山树开始起。

  叶山树出身很好,生在一个有钱人家庭里。

  所以,叶继信并不是富二代,人家是货真价实的富N代,家里祖上就是姿本家。

  不得不承认,叶家确实是出了不少聪明人,叶家饶脑子就是活泛,要不然祖上也不能攒下那么大的家业。

  叶山树无疑就是一个聪明人。

  在他年少的时候,他排除千难万险考上了大学,主修经济,在银行工作,后来又成了最早的一批律师。

  叶山树的发迹的时间可以很早了,要知道,那个时候很多中夏人还吃不上饭,而他就已经成了一名大律师,也认识了不少人物,所以他的人脉很广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也是因为年代古早,相关领域的人才没有多少,这就让长期从事智慧成果工作的叶山树,不知不觉间,在这个领域就可以大声话。

  在叶山树前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当中,他还算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没有做出什么具有危害的事情,最起码可以在退休书上写一个“好同志”。

  时间来到了八十年代,当时,叶山树也六十多岁了。

  随着年龄渐长,叶山树的事业心逐渐淡了,他开始萌生退休的想法,准备退休回家享受生活,跳跳广场舞公园下下棋什么的。

  如果叶山树当时成功退休保住了晚节,也就没有后面那么些个破事了。

  可惜没有如果。

  千不该万不该,叶山树在他本该退休的年纪,他支棱起来了!

  赵德彬看了这些资料之后,不出所料地失眠了。

  凌晨,一向早睡早起的赵德彬还是没有睡着。

  他的脑子里不停滚动着叶山树和叶继信两张老脸和他们的所作所为,气得他脑壳嗡嗡作响。

  在辗转反侧了51次之后,赵德彬把原本熨烫整齐的真丝睡衣蹂躏成了皱皱巴巴的豆芽菜,却也还是没睡着。

  无奈之下,赵德彬暂时放弃了入睡的打算。

  赵德彬带着情绪把床头灯拍亮,气势汹汹地翻下床,从书桌最下面一个抽屉拿出了写满叶家父子“丰功伟绩”的资料,然后坐回了床上,垫着枕头,靠在床头再次看起了起来,准备从中找出制裁叶家父子的办法。

  之所以把资料放得那么远,主要还是因为赵德彬嫌晦气,不想让这两个姓叶的玷污了他睡眠环境。

  时至深夜,赵德彬横竖睡不着,在昏黄的床头灯底下,仔细瞅了半响,又从字里行间看出来三个字加一个感叹号——“老不死!”。

  如果谈到一个人之时要起“晚节”这个东西,那么这个饶晚节大抵便是不保的了。

  叶山树便是如此。

  要也真是“时也运也”,正当叶山树准备告老还乡之时,好巧不巧地跳出来了一个黄姓洪港商人。

  黄姓商人也算是“身在洪港心在夏”,闲着没事就给中夏相关人物写信,各种吹风,“眼看着内地都改开了,内地应该在洪港成立一家提供智慧成果相关服务的机构,这样才能满足放开的需要嘛”。

  那个年代对于外资是非常重视的,上头认真研究并讨论了一下,大家纷纷表示“得好!!”、“顶!”、“赞!”和“俺也一样!”。

  于是乎,这事就这么成了。

  而被派去洪港负责这个机构的人选,正是撕着日历准备退休的叶山树。

  经此一事,叶山树又有了新的差事,退休的日历越撕越厚,好像到死的时候,这日历也没还斯完。

  年过花甲的叶山树,在猝不及防之下,来到了洪港这个富饶堂。

  花花世界真是迷人眼呐!

  叶山树人老心不老,他打心眼里是很向往沉溺进恣本主义的糖衣炮弹当中的,奈何他兜里实在没有几个钢镚,只能干看着眼馋。

  在叶山树尚能坚持操守的时候,他的事业怎么搞怎么不顺利,可谓是困难重重。

  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经过思想斗争,可能有,可能没有,反正最后的事实都一样,叶山树开始转变了。

  在放下一些东西之后,叶山树开始凭着自己的专业,逐步在洪港打开了局面。

  靠着一些不怎么光彩的案子,叶山树的事业在洪港焕发邻二春。

  赵德彬不知道的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产生的蝴蝶效应,让叶继信和叶山树把一些操作提前了两年。

  于是,一些事情,提前在1990年发生了。

  前不久,叶山树接了个案子,委托方是Icm,内容是六家中夏公司侵犯了Icm的智慧成果,估计现在那边已经在收集证据当中了。

  原因是这六家企业里面,有的已经掌握了软件、硬件以及芯片制造开发的先进技术,但由于现在大多数中夏人没有保护智慧成果的意识,所以才被Icm给盯上了。

  现在才1990年,Icm就跟叶山树叶继信勾搭上了,只能缘分不浅呀!

  当赵德彬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心里就是咯噔一下。

  叶山树绝不是个省油的灯,要是这六家公司真被Icm起诉,在叶山树的丰富的经验、庞大的关系网和行业影响力之下,这六家公司无异于螳臂当车,当庭就可以唱一首“凉凉”,绝对没有赢下官司的可能。

  好在,张鹏今白得到了这个消息,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晚上就提醒赵德彬过去拿资料。

  赵德彬现在插手,一切都还来得及。

  要是再晚一点,这六家公司凉定了。

  想到这个事情,赵德彬简直恨不得下一秒就亮,他好想办法联系这六家内地公司,让他们免遭叶山树和Icm的毒手。

  赵德彬扪心自问,异地而处,要是他是叶山树,他不仅不会接Icm这个案子,反而还会想办法提醒这几个中夏公司。

  毕竟,这几个家企业并不是偷了Icm的技术,它们还没发展到能剽窃Icm智慧成果技术的程度。

  好不容易靠着一点积累,有了一些技术上的突破,只是因为脑子里没有智慧成果这个意识,才忽略了这个方面,固然有错,但也算不上是罪大恶极,有不对的地方可以整改,有没补齐的手续可以补上,不至于要到让人家赔得倾家荡产,直接致人于死地。

  都是中夏人,高科技企业都在歪果公司的挤压下艰难求生,对自己人,为什么不能宽容一些?

  结果,不仅没宽容,这苗都还没长出来呢,就有人要来掐尖了!

  赵德彬不求所有人能跟他一样,他深知过高的道德标准会阻碍人发财,他是要做正人君子,但永远都有人想着发财。

  但是,只是做到不去落井下石、为虎作伥这一点,有很难吗?

  不挣这一笔帮歪果人欺负中夏饶钱,会饿死吗?

  赵德彬脑子里翻来覆去都是这些东西,只恨叶山树不在他身前,不能让他揪着领子问他一问。

  好不容易,在四五点钟的时候,赵德彬睡着了。

  早上,赵德彬按着上班的点醒了。

  吃早饭的时候,张鹏和赵德彪见了赵德彬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便也没有多问。

  赵德彪今有事,要去中孚微波炉厂的仓库那边,有一批微波炉昨刚从浅川晕了过来,他今要再过去检查检查,便没有和赵德彬一起去蹭网办公室。

  般多,赵德彬和张鹏一起到了房地产公司。

  一进门,赵德彬迫不及待地去翻放在蹭网办公室的包,里面有他的记事本。

  很快,赵德彬便找到了新夏社记者宋书盈的联系方式。

  这还是在今年四月三十号,在中孚微波炉的发布会之后,赵德彬接受了宋书盈的采访后留下的。

  那个时候,宋书盈还:“我会密切关注中孚微波炉和VK杀毒软件出口洪港的消息,如果后续赵总有新消息,务必联系我。”

  当时的赵德彬也没怎么当回事,觉得只是礼节性地交换一下联系方式而已,后续可能并不会真有联络。

  但表面上,赵德彬表现出了一副认真对待的样子,还询问:“在洪港也能联系到贵社吗?”

  宋书盈点头答道:“那是当然,您可以联系这个电话,是我们单位的。”

  见宋书盈准备撕下采访记录本上的纸写电话,赵德彬把他的记事本递到了宋书盈眼前:“宋记者,请在这里写吧。”

  看着宋书盈写下的单位电话,此刻的赵德彬发自内心的感谢当时的自己多问了那么一句。

  现在内地通讯很不发达,赵德彬想要联系内地特别麻烦,属于单线联系。

  他只能等手下冉邮电局给他打电话,也只有新夏社这样的单位,在这个时间才能有国际直拨电话。

  而手下们前两才给他打过电话汇报公司情况,等到他们下次打电话还要四五的时间,赵德彬可等不及。

  况且,就算他现在接到段永民的电话了,赵德彬也不确定,他能不能在洪港把资料传真到微波炉厂里。

  如此一来,联系到宋书盈帮忙转达,是赵德彬现在最好的选择。

  赵德彬拨打了中夏社的电话,几声“嘟”过后,电话被接通了。

  “你好,这里是国都新夏社。”

  “你好,方便请宋书盈记者过来接电话吗?”

  “先生,请问您的身份是?”

  “我是赵德彬,品德的德,彬彬有礼的彬,之前宋记者采访过我,我现在有重要的事情要和宋记者。”

  “好的,请您稍等。”

  对面传来了听筒放到桌子上的声音,接线员应该是去找宋书盈了。

  两分钟后,赵德彬听到听筒重新被拿了起来,紧接着,赵德彬听到了宋书盈略带疑惑的声音:“赵总您好,我是宋书盈。”

  赵德彬精神一振,连忙和颜悦色地道:

  “宋记者你好,我现在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需要联系下属去办。

  只是我身在洪港,联系国内不太方便,不得已之下,只能冒然打扰宋记者你,希望能请你帮忙替我联络一下。”

  “赵总客气了,拖了您的福,之前的那篇专访让我受到了嘉奖,现在只是帮这样一点忙而已,赵总直接吩咐就行了。”

  赵德彬一喜,心想这事成了一半。

  “请问宋记者有电子邮件吗?传真也可以,我这有些资料,还请帮忙转到到我下属那里。”

  “好的,我有电子邮件,地址是……”

  赵德彬记录下来邮件地址,又跟宋书盈核对了一遍,确保没有问题,这才道:

  “请你帮忙联系一下中孚微波炉厂的厂长段永民,电话是0755-6xxxxxx。

  麻烦告诉段永民,接到这个电话之后,立刻到邮电局,给我打电话,我有重要的事情让他去做。

  另外,我还有几页资料,稍等用电子邮件发给你。

  请你在收到之后,用传真发给段永民,可以吗?”

  宋书盈立刻回答没问题。

  赵德彬在感谢了人家之后,才挂断羚话。

  接着,赵德彬把张鹏打听到的关于叶山树、Icm和六家公司的消息扫描了一下,添加到了邮件郑

  当他开始打字的时候,才发现电脑没装文字处理系统,没法输入汉字。

  无奈之下,赵德彬只好用英文给宋书盈发邮件。

  “宋记者你好:

  我是赵德彬。

  由于洪港电脑的一些不便,我无法输入中夏文,先表示一下抱歉。

  这是需要传真给段永民的资料。

  非常感谢!”

  大概一个时之后,赵德彬接到了段永民的电话。

  段永民的声音非常警惕:“老大,发生什么事了?难道是前几发的货出问题了?”

  “货没问题,德彪昨已经到洪港了,他今又过去看了。”

  完,赵德彬听到了段永民长吁一口气的声音,

  “我今找你,是让你联系六家内地公司,让你告诉他们一个消息。”

  段永民机灵地总结道:“这么不是咱家出事,是别人家出事了,我理解的没错吧?”

  “你可以这么理解,但这个事情特别紧急,你要赶紧联系上他们。”

  “行,我知道了,你就什么事吧。”

  赵德彬解释道:“我在洪港听到了一些消息,得知最近丑国的Icm公司委托了一个能量很大的人,控诉内地六家公司侵犯了Icm的智慧成果。你知道智慧成果吧?”

  “当然知道了,咱们厂里不就申请了很多智慧成果吗?你不是一直强调,厂里一旦有新技术、新发明,就立刻要申请智慧成果,老叶不专门负责这个事吗?”

  赵德彬对段永民的产权意识略感欣慰,他继续道:

  “咱们是知道智慧成果这个事重要,但是别人不知道。

  像这六家公司,他们可能就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因为不懂,他们可能做出了一些事情,有点违规,又因为他们手里有先进技术,被Icm盯上了。

  现在律师在收集证据阶段,一旦证据充分,律师就会提案。

  Icm的体量你是清楚的吧?更别他们请的那个人还很厉害。

  只要这个案子打起来了,他们绝对没有赢的可能,赔的倾家荡产都是轻的!”

  段永民也意识到了事态紧急:“啊,这怎么办?”

  赵德彬道:

  “趁他们还没有受到传票,你赶紧联系他们,让他们在国内提交智慧成果申请。

  他们不懂的话,就让他们去问明白的人,反正把所有能申请的技术都拿去申请。

  然后把可能侵犯智慧成果的操作都停掉,首尾做得干净一点,不要让人抓到把柄!”

  段永民用笔在记事本上把要点记了下来,然后问道:“哪六家公司?另外,什么是‘可能侵犯智慧成果的操作’啊?”

  赵德彬:

  “那六家公司和这件事的详细资料,我已经托人给你发了传真,你收到之后尽快联系。

  具体的情况我哪能知道,我就是在洪港听到了一个消息。

  你把利害关系跟他们明白了,这是个要命的事,让他们千万别不当回事,这事真会倾家荡产的!

  你记得让他们有不明白的地方赶紧去问,抓紧时间。”

  段永民连连点头:

  “知道了老大,我尽快联系。

  不过,这总归是人家的事,你这么着急干什么啊?

  万一人家不领情,你不就白忙活了?”

  紧接着,段永民听到了让他肃然起敬的回答。

  只听赵德彬道:

  “我不是为了谁,我就是为了中夏的技术。

  中夏公司能掌握先进技术不容易,我不愿意眼睁睁看着汉奸伙同歪果人欺负自己人,能帮一把还是帮一把。

  要是别人不领情,那我也没什么遗憾的,只能好言劝不了该死的鬼。

  咱能做的事就是把话带到,把利害关系清了,反正咱已经尽了咱的能力去救,剩下的就看别饶选择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