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大清话事人

第205章 人心这东西,在能够取得的情况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3352 2024-12-11 01:27

  第205章人心这东西,在能够取得的情况下,还是尽量取得

  紫禁城风声鹤唳,大臣们惶恐不安。

  因为老皇帝一向身体康健,少有疾病。

  太医院院判急匆匆赶来诊脉,说了一大通似是而非的话。

  诸位皇子各怀鬼胎,跪在养心殿前悲戚不已。

  结果到了后半夜,乾隆突然醒了,缓缓吐出一口气。

  仿佛没事人一样,开始调兵遣将,口授旨意,整个人异常的冷静,眼神凶狠。

  众臣激动山呼万岁,大清国又躲过去一劫!

  ……

  苏州府道前街,

  原江苏巡抚官署,门口挂了两块竖长木板,白底红字。

  分别是“江南保境安民团练署”,“江南总商会”

  4名持枪卫兵肃立两侧。

  这里,就是李家军的总部!

  除了李郁在此办公,民事官范京也在二堂办公。

  原先的六户房,被改成了各个机构。

  步、骑、炮、水师、辎重各占一房。

  还有战略宣传署,占据了最里边的一间房。

  内部戏称为新六部。

  许多人都觉得诧异,为何把宣传署和各兵种放在一处。

  慢慢的,他们就会发现宣传署那帮书生有多狠毒了。

  一支秃笔,却有不亚于36磅重炮的威力。

  既戳敌人软肋,也教化(拿捏)治下百姓。

  ……

  李郁率兵,南下攻打嘉兴府了。

  范京则是坐镇总部,忙的一天只睡2时辰。

  不过精神饱满,神采飞扬。

  不停的批复各种公文,还不时口授命令,坐在角落里的书办随听随写,交由他过目审核后,用印签发。

  “范大人,各处府库如何处置?”

  “城外府库全部搬空,并入城池。优先考虑苏州、松江府城,其次是太仓州,金山卫,吴江县。府库守卫,编入城防军。”

  “范大人,停泊在胥江码头的漕粮(胡师爷私自签发公文,截获的两省部分漕粮),是否需要卸船?”

  “30船卸到仓库,其余12船原封不动,留作出征军粮。小心看守即是。”

  “范大人,火器、各类物资如何分配?”

  “原库存不动,从现在开始,每日生产的所有物资逐城分配,按照府城3份,县城1份的比例,存入城池。让后勤供应署的运输船队负责运送。”

  不停的有人进来,请示后又离开。

  扑通,一人过于匆忙,被门槛绊了一下。

  范京皱眉:“找个木匠,把这里所有的门槛都锯掉。”

  “是。”

  主公很看重效率,不在乎那些繁文缛节。

  范京作为追随者,自然看在眼里。

  ……

  一直忙碌到傍晚,太阳下山。

  “范大人,该用餐了。”

  “好。”

  范京将菜扣在饭里,抓起筷子就稀里哗啦的猛扒,速度惊人。

  消灭了饭菜,又端起茶水猛地喝了一大口。

  咕嘟咕嘟咽了下去。

  “端走吧。”

  伙房的妇人看的心惊,暗自感叹这新衙门的官,好像都没架子。

  每天走路带风,一忙就到深夜。

  看起来以后的日子肯定好过,青天大老爷太多了。

  “范大人,被软禁的那些狗官们,要求见主公。”

  “嗯,本官去一趟。”

  官署的最后面,角落一排屋子里。

  几十个惊恐不安的本府官绅,或坐或躺。

  黄文运显的尤其冷静,他一直闭目不语。

  这几天,他几乎把所有的事都想清楚了。自己看走了眼,庇护了一个超级大反贼。

  突然,牢门打开。

  看守拿刀鞘敲击门环,喝道:

  “都起来,范大人要召见你们。”

  又赶紧把墙壁的3盏油灯,挑亮。

  ……

  范京进屋,挥了挥手,气味污浊难闻。

  拱手道:

  “主公插旗起事,李家军已拿下江南6府。你们这些人,想清楚怎么选。愿意效忠的,自己找看守要纸笔,写悔过状,还有效忠状。”

  角落里一老朽,晃悠悠起身: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老夫忝为本府教授,岂能折腰侍贼?”

  范京冷笑:“来人啦,成全这位大人。”

  两个看守,立即反押着府教授出去了。

  月光下,刀光一闪,人头落地。

  “清帝喜欢对犯官抄家流放,女眷没入教坊司。我李家军亦可效仿。”

  “黄大人,你说呢?”

  黄文运艰难的张开嘴,却是一句话都没说出来。

  范京对于他,还是很和蔼的。

  “黄大人,您是主公的老朋友,老相识。主公也很欣赏伱的才能,您是否愿意带个头?”

  “可否让下官出去,先看看这世道变成了什么样?”

  “哈哈哈哈,当然可以。”

  范京心情畅快,知府在自己面前称下官。

  一挥手,让人跟随黄文运,可在府衙内自由随处走动。

  ……

  官署后门外,一队巡逻的火枪兵吸引了黄文运的目光。

  走路整齐,眼里有信心。

  肩上火枪,似乎都一个模子出来的。

  “这是李郁的精锐吗?”

  随从瞪了他一眼,答道:

  “这些是武装民兵。真正的李家军,里面那一队才是。”

  黄文运走到官署宽敞的院子里,

  4个火枪营士兵,恰好换岗。

  身上崭新的制服,红黑相间,军靴铿锵。

  腰间的武装带更是新奇,透着一股干练。

  燧发枪,他是认识的。

  只觉得和官兵装备的不一样,似乎更先进。

  正逛着,范氏族长来了。

  恰好两人四目相对,十分错愕。

  范族长尴尬的拱手行礼,随即就去了二堂,去见他的好贤婿范京了。

  “他也降了?”

  “黄大人说错了,范族长早就是主公的忠诚属下了,变卖家产为主公筹措军饷,十分卖力。”

  黄文运半天没说出话来,表情十分精彩。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想必那太湖里,也藏着无数秘密基地吧?”

  随从没有回答。

  此等机密,不可能随便答复。

  过了半晌,黄文运眼神黯然,找上了范京:

  “范大人,下官愿降。只不过家眷都在九江,希望能~”

  “知道了,我会派船将他们全部接来,黄大人速修书信一封作为凭证吧?”

  “好,好。”

  黄文运弃暗投明,随即有不少府衙属官也跟风了。

  因为他们都想明白了一件事。

  朝廷是不会饶过他们的,李郁的发家路上,他们提供了太多的便利,甚至是庇护。

  即使反戈一击,也是死罪!

  ……

  元和知县张有道,吴县知县黎元五,都痛快的改换门庭。

  他们和李郁的牵扯太深,根本没有上岸的可能。

  摇身一变,都成了李家军统治本府的触手。

  只不过是既用,也防!

  人心隔肚皮,信任是奢侈的。

  李郁不轻易信任一个人,也很少为此而烦恼。

  就像苗有林、王六,虽然不算信任,但不影响被重用。

  所有下属都发自内心的效忠,无一丝私心,本就是个荒诞的要求,和长生不老一样荒诞。

  此时的苗有林,正跪在李郁马前。

  恭敬有加:

  “属下苗有林,率麾下全部1000人拜见主公,计鸟枪手100人,刀盾兵300人,弓箭手50人,其余皆为长矛兵。”

  “起来吧,命你部为先锋,将嘉兴协引诱出战。此战,只要你将嘉兴协主力诱出,就是首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