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大清话事人

633 前方开战,后方炒股~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6034 2025-03-12 01:47

  1789年5月。

  签署了《阿姆斯特丹条约》的7国纷纷派出军事观察员,抵达克里米亚战场。

  沉寂已久的双方再次开战。

  这一次,罗刹人准备充足。

  先期施放了从各国军火商购买来的15000枚火箭弹,炸的奥斯曼棱堡防线火光闪闪,墙倒屋塌。

  在剧烈的爆炸中,奥斯曼士兵伤亡惨重。

  因为未曾见过,所以陷入了集体的恐惧。

  一败涂地。

  ……

  半个时辰后,总计20万罗刹步兵开始进攻。

  好似柴刀劈竹子,劈开最坚硬的竹节之后,就能一劈到底。

  10天!

  仅仅10天!

  奥斯曼人经营了5年的防线就丢掉了一大半。

  只剩下沿海部份堡垒在海军战舰的炮火支援下苦苦支撑,士气一落千丈。

  奥斯曼军队当中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雪崩一般举手投降。

  此情此景~

  罗刹南线方面军司令官波将金在战场上令仆人打开了香槟,与在场的高级军官和各国观察员痛饮。

  “全面战争何时启动?”

  “尚在筹备当中,调集军队,征募新兵,筹措后勤都需要不少时间。嗯,此外还涉及各国之间的协调。”

  ……

  回答很官方。

  波将金听了不太痛快,但也不敢表现出来。

  若是离开了这帮异教徒的支援,以罗刹如今国力真的打不动奥斯曼了。

  在东线~

  继吴国牢牢控制了额尔齐斯河、鄂毕河流域后。

  一群又一群手持新式火枪的蒙古牧人从东方赶来加入了狂欢。草场、牲畜、女子、战马、毛毡帐、奴隶,他们什么都要。

  乌拉尔山区域狼烟四起

  吴廷情报人员依托秋明据点,出钱出枪策反当地大小部落,封官许愿,搞的整个罗刹人仰马翻。

  罗刹军队必须处处布防。

  但凡哪儿不放点兵力,哪儿就冒烟。

  苦不堪言~

  苦不堪言呐~

  ……

  收到前线惨败的消息后,奥斯曼苏丹大惊,从海上调集援兵据守克里米亚半岛最后的据点。

  但是,

  麻烦随之而来。

  黑海出现了一些不明国籍的蒸汽战舰。

  吴国人有的,欧洲人也有。

  火箭弹、蒸汽船、米涅弹,仿造这些新事物对于欧洲工业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几轮海战之后。

  奥斯曼帝国在海战中丧失了15艘主力战舰,基本失去了黑海北部的制海权。

  君士坦丁堡震惊。

  苏丹塞利姆震惊。

  吴军军官团震惊。

  ……

  被召入那颇具特色的蓝色圆顶建筑后,吴军军官团团长的第一句话就是:

  “西欧君主介入了战争,为了奥斯曼,请您下令全国总动员,坚守到鄙国援兵到来之时。”

  塞利姆没了往日的热情。

  而是很理智的询问:

  “这是你们的个人意愿?还是吴皇的意思?”

  团长从怀里摸出薄薄的一封书信:

  “这是帝国伯爵,驻欧全权大使贾笑真贾伯爵的书信。”

  塞利姆苏丹阅后,欣慰的笑了。

  大手一挥:

  “告诉全国子民,强大的东方盟友即将下场。”

  “把城内最漂亮的舞姬统统召入皇宫,举行彻夜舞会。”

  信心,堪比黄金。

  吴国即将下场的消息就像是一剂强心针,狠狠注入了奥斯曼帝国核心阶层的心田。

  ……

  吴皇每年给贾伯爵写一份书信,都会强调一个原则:

  “~爱卿远在数万里之外,与各国交涉,爱卿皆可便宜行事,莫要犹豫,纵有瑕疵,寡人一概宥之。帝国的生命线是茶丝瓷出口,爱卿行事紧紧围绕此一点即可。任何人若对帝国生命线构成威胁,纵然是教皇,亦可对其果断反制。”

  军官团拿出的那封书信确系贾伯爵亲手书写,且加盖了全权使节大印和私人印章。

  完全可以代表官方。

  俗话说,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欧洲各国私底下的那点动作是瞒不住手眼通天的贾伯爵的。

  贸易反制,叠加联手战争。

  说明:

  欧洲和吴国翻脸,只是时间问题。

  ……

  半个月后,

  罗刹军队攻占了奥斯曼帝国位于黑海北岸的最后一处棱堡,将一面布满弹孔的双头鹰旗帜插在了废墟上。

  成千上万的灰色牲口站在海岸线,举枪欢呼~

  赢了,终于赢了。

  罗刹帝国的复兴,将从脚下开始。

  各国观察员纷纷举杯:

  “恭喜你,波将金公爵。你的军队真正控制了克里米亚半岛。”

  波将金微笑,

  ……

  巴黎。

  气氛如常。

  使馆内依旧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贾伯爵一如既往的迎来送往,长袖善舞,但内心却没有前些年的轻松感。

  大约25天前,他果断撰写密信两份,一份送至君士坦丁堡,一份令快船带回广州。

  帝国,要准备应变了。

  欧洲各国联合进攻奥斯曼只是前奏,一旦各国瓜分了奥斯曼,下一个目标恐怕就是吴国了。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茶丝瓷贸易背后蕴藏的那泼天富贵,谁能不红眼?

  什么条约啊~风度啊~文明啊,在金山银海面前都不存在的。人类终究还是要回归黑暗森林的。

  ……

  吴国驻各国使馆正在做应变之准备。

  虽然这个变化可能是缓慢发酵的,过程或许持续1年、2年,乃至更多,但大的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伦敦温莎堡附近,属于吴国财产的海洋之心城堡内各种昂贵之物已被使馆成员折价销售。

  城堡空荡荡,就不怕被洗劫。

  吴国如今也是文明帝国,所以很了解所谓的文明帝国到底是怎么个底色。

  文明人的野蛮,那可真是有组织的野蛮。

  ……

  贾伯爵也没闲着,他通过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所将大西洋贸易公司上市,向全欧洲公开募集股份。

  阿姆斯特丹的银行家们大力配合。

  大家不是还没翻脸吗?

  再说了,就算未来翻脸了又如何?

  战争关我银行家鸟事?

  两头吃,他不香吗?

  又不是第一次干!

  我们次次都是这么干的。

  

  

我们银行家的眼里只有利润,没有其他。如果魔鬼能贡献利润的话,魔鬼也是客户。

  大西洋股票刚一上市,就受到了市场的极力追捧。

  全欧洲的人都在抢购。

  报纸上说:

  “大西洋股票——一支可以传世的优质股票。”

  ……

  唐宁街暴跳如雷。

  警告无效,阿姆斯特丹的银行家们不吃这一套。

  除非皇家海军再次发动战争,先击败尼德兰,然后把这帮人送上绞刑架。

  但是,

  若真如此,吴皇要笑死了。

  欧洲各国不会坐视撒克逊吞并尼德兰,只要炮声一响,7国联盟立马瓦解。

  伦敦、巴黎的部分报纸开始警告购买者:

  “鉴于当前国际形势,一旦国际关税战开打,大西洋股票未必能够幸免。希望市民们足够警惕,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但是,警示哪有例子香。

  第一批买到手的人一转手,立马就赚到一倍的利,和白捡的一样。这谁看了不红眼?

  股票发售处。

  无数身穿破旧大衣的工人们排成长队,希望从中分一杯羹,缓解一下养家糊口的压力。

  他们相信报纸!

  他们更相信吴国!

  一时间,购买大西洋股票成为了一种浪潮。

  谁不买,谁就是傻子。

  ……

  大西洋贸易公司的股东都是各国贵族,他们左右为难。

  一方面,股票飙升,自己也获利。

  另一方面,总不能现在在报纸上说,我们要提高茶叶进口关税,我们要和吴国开战,你们的股票早晚一文不值哦。

  股东代表会议上,

  贾伯爵慷慨激昂。

  “好消息,特大好消息。我司股价已经突破发行价10倍,未来可期。诸位,开香槟吧?”

  代表们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用某位良心公爵的话讲:

  我现在赚的越多,王国将来的乱子就越大。我这心情,真是一言难尽呐。

  ……

  整个欧洲被这支股票弄的神魂颠倒。

  就连正许多中下级军官也忍不住购买了这支股票。

  普通军官怎么可能预判国际形势呢?将军们也不可能把消息传达到团级以下单位。

  所以,这个雷注定是越来越大了。

  也有人提出,能否以强制手段勒令大西洋股票退出?

  提议遭到了强烈反对。

  规则是能随便打破的吗?

  你们今天能这样对待吴国,明天就这样对待我们!

  无论怎么斗,都必须是规则之内。谁打破规则,谁就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

  1789年.

  当大西洋股票涨到了发行价格的15倍时,部分股东开始抛售。

  抛出来股票,随即被散户吃下。

  阿姆斯特丹的银行家们光靠手续费就赚的盆满钵满。

  在他们的强烈建议下,贾伯爵勉为其难的增发了40万股,让更多的人加入这场狂欢。

  内部分红?

  对不起,今年先减半。

  明年直接归零。

  把公司的利润都拿去做大蛋糕,让更多的欧洲百姓加入狂欢。

  将来,

  放个大烟花,加速大革命的到来。

  中产普遍软弱其实是个伪问题。穿上好鞋子了,人就惜命。要是赤脚了,人又很有精神了。

  东方造反经典模式:秀才和农夫。

  西方造反经典模式:中产和工人。

  ……

  这一年,可谓是暗流涌动。

  除了七国联盟,克里米亚战争,巴黎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召开三级会议。

  会议的结果,不出意外。

  路易十六和大贵族赢了,第三等级输麻了。

  会议结果就两个字:“加税!”

  但是,

  愤怒的人群却没有立即发起武装暴动,攻击臭名昭著的巴士底狱。

  原因竟是和吴国有关系。

  一方面,路易十六当局征收到了大量茶叶税看,财政有所缓解。

  另一方面,贾伯爵的普遍慈善行为和大西洋股票在客观上缓解了城镇市民的生存压力。

  总结就是:

  吴廷的出发点是坏的,结果却是好的。

  历史就是这么的幽默。

  ……

  1790年.

  七国集团联军从各个方向,向奥斯曼发起了进攻。

  出兵最多是是罗刹,足足45万人。

  出兵最少的是尼德兰,仅有2000人。

  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岂是这群虎狼的对手,在各个战线溃败,再溃败。

  意识到不妙的苏丹召回了所有精锐军队,放弃一切领土,集中人力物力据守君士坦丁堡。

  吴军军官团部分提前撤离,部分继续待在城中。

  到了这个时候,大家真就一根绳上的蚂蚱了。

  苏丹给予了足够的信任。

  根据他们的意见反复修改城防。

  ……

  当撒克逊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完成了对马尔马拉海峡的封锁,黑海临时舰队完成了对金角湾的封锁。

  罗马、拜占庭的阴影,再次笼罩君士坦丁堡。

  所有人各司其职,默默加固防线。

  坚守,守到吴军抵达。

  这个时间跨度是以年为单位的,2年算神速,3年算挺好,5年也不是没可能。

  总之,大家要有耐心。

  熬!

  ……

  罗刹使者耀武扬威的送来了劝降信,要求塞利姆苏丹在同意割让领土的条约上签字。

  各国将保证其生命安全。

  按照条约规定,奥斯曼帝国除了君士坦丁堡,自动放弃原有的全部领土。

  塞利姆苏丹回应了一个字:

  “呸。”

  ……

  波斯湾,一艘隶属于南洋集团的500吨海船,在此滞留。

  船长室~

  几名刚从君士坦丁堡撤离的军官亮明身份,要求临时征用该船。

  船老大是福建人,立马表示集团内部早有明确指示,一切服从帝国需要,一切海船皆为帝国编外船只。

  两边签署相应转让文件。

  即刻起,

  这艘船就属于陆军部了,一切损失皆由陆军部买单。

  军官们商议后,将船上一部分军火卖给贝都因部族,换取奴隶和食物,以及马匹。

  武装奴隶,到波斯湾南岸去开辟一块根据地。

  ……

  扶桑国,九州岛。

  萨摩藩。

  其位置位于整个扶桑国的最西南处。

  按照距离江户越远,忠诚越少的原则~答案是明显的:萨摩,是幕府的逆子。

  藩主岛津重豪是个思想开明的人,从一开始就积极拥抱文明,两边关系不错,商业、人员来往频繁。

  反而是德川幕府警惕心很强,敞开国门很不爽利。

  2艘悬挂吴廷海军旗帜的蒸汽护卫舰驶入鹿儿岛码头。

  藩主岛津重豪带领麾下武士列队欢迎,他的心情很复杂。

  几千年来赖为屏障的海洋失去了意义,吴廷的蒸汽明轮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萨摩藩既畏惧又害怕。

  ……

  十几名陆军军官傲慢地走下舷梯,以略带傲慢的眼神观察这些月代头武士。

  一名少尉嘀咕:

  “真不文明。”

  懂汉语的武士立马脸色泛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