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重生之AI教父

193. 创业课的反面典型

重生之AI教父 CloseAI 3909 2024-12-22 06:35

  先是《自然》杂志封面,现在又是去年在燕京仔细打磨了大半年的论文们被计算机视觉第一会议全部收录。

  孟繁岐几天的时间内瞬间从零论文录用的学界新人,摇身一变成为了拥有接近十篇顶会顶刊论文的超级新星。

  “虽然我们人工智能领域不是那么看中发表,更加看中代码...但中论文爽还是挺爽的...”

  孟繁岐的这些上佳之作,实际上并不需要任何会议和期刊收录来证明这些技术的价值。

  从去年十月千分类竞赛放榜,到现在也有接近半年了,孟繁岐虽然声名大燥,可原则上还是零论文。

  只不过他开源的方式太硬,详尽和论文和全部的代码都放了出来,因而众人早已认可了他的地位和实力。

  学术会议其实已经比正规期刊要快很多了,从投稿到确定录用四个多月,再等到会议开始,最多半年出头。

  可在人工智能领域还是嫌太慢,试想,若是孟繁岐等到今年论文发表,再去与人合作研究,这就慢了别人多少了?

  再看另一项指标,孟繁岐十二月公布预印本和代码,到现在三个多月。

  截止此时,这八九篇论文的总引用数就已经达到了数百,而且累加的速度还在持续变快,很快就会突破千次。

  到cVpR大会开办的时候,估计会超过两千次引用,预计到14年底,很可能超过七八千。

  由此可见,人工智能这个计算机的新领域实在更新迭代太快,投递期刊实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好兄弟,论文发这么多,稍微匀一下呀...”

  唐璜在一旁看着孟繁岐一篇篇打印自己的论文集,口水都快流到地上了。

  这里面随便扯出半篇来,都够他读个硕士毕业了,拿出一篇,找个松一点的国家读个一般的博士出来都绰绰有余。

  “你要真有心想研究,以后有的是点子给你,就怕你到时候不愿意读了。”

  孟繁岐知道唐璜不是什么搞科研的料子,做点工程、调调参数炼一下丹还行,搞学术,他没那个性子。

  等过段时间让他出去做点小项目,自己有了点人工智能技术的变现能力,保证他能把搞学术拿学位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说白了,真心读硕博,醉心研究的人是少数。

  更多的人是像前世孟繁岐那样,也没搞清楚该干嘛,也没找到好工作。一琢磨,要么先考个研吧,提升一下自己,实际上哼哧哼哧给导师干了几年活。

  最后干了个跟本专业没啥关系的工作。

  其实有那功夫,还不如考公算了。

  为什么硅谷大佬们有那么多辍学生,很多甚至本科都读不完?

  就是因为他们真的找到了自己的事业,在那种情况下,就连大一的课程再多学一秒钟都是多余的,就更别提硕博了。

  “感觉这里面的东西门道还是挺多的,我们可以去听听Yc孵化器山姆的课。”

  孟繁岐想起前几天克林顿的那次会谈,在场的所有硅谷大佬全是斯坦福辍学生,本硕博阶段辍学的全有。

  山姆临走的时候介绍了自己一门他和Yc其他创始人在斯坦福开办的创业课,孟繁岐觉得的确有必要听一听。

  “那你最近不去公司上班了?”

  唐璜知道孟繁岐这份工作收入相当不菲,没想到他竟然如此随意。

  “我们看得是技术成果,我早就超额完成了。而且最近记者太多,我被堵烦了,避避风头。”

  这几天和孟繁岐有关的热点确实太多了一些,千万赌局、霍尔姆斯深陷丑闻、阿尔法围棋登顶自然、现在又是一人独揽七八篇顶会。

  不管是电视节目,独家采访,发布会,还是干脆路上就直接被记者逮住抓着问,他都已经经历了两三轮了。

  实在太耽误时间,也太耗费精力了。

  次日,孟繁岐和唐璜轻装上阵,时隔大半年再次变成了普通的大学生。

  “还是要工作了才知道在学校的好啊。”

  与刚刚重生时急需实现技术获得地位和金钱的那种紧迫不同,孟繁岐此时已经有了非常充分的选择权。

  他可以面对马斯克希望研发自动驾驶算法的要求,只因为自己没那么感兴趣就先推脱,将这件事情往后排。

  不得不说拒绝未来世界首富的感觉还是蛮爽的。

  斯坦福的校园还挺大的,两人绕了一圈,Yc的创业课程已经开始了。

  此时在上面讲课的并非是山姆,而是他的合伙人保罗格雷厄姆,一个看起来非常平易近人的中年白男。

  而山姆则也坐在教室当中,看到孟繁岐进来便招呼他们二人过去。

  “创业的思维是与直觉相悖的!它其实有点像滑雪,你想要减速的时候会下意识往后仰,但实际上在滑雪中,这会让你的速度疯狂提升。因此你需要克服自己的本能,去抑制这种后仰的冲动,创业也是如此。”

  “比如我说道创业的一个要点,成功创业需要的并不是创业知识专家,你可能会感到非常意外。比如扎克伯格,脸书最初的注册名称是佛罗里达LLc,他完全不懂创业,但是他成功了,因为他了解他的客户!”

  “许多人总是认为创业是有迹可循的,就像伱们参加考试一样,先想一个创意,筹点钱,租个办公室,招来一群人然后发现他们像一群蠢毕。”

  “他们忘记了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创造出人们喜欢的产品,因此他们Fxxkedup了。”

  “我有问过山姆,是否可以这么做。”

  “他说他这么【做】过好多次了。”保罗顿了一下,然后说道:“我指的是使用这个词。”

  山姆正在与孟繁岐交头接耳,没想到自己被开了这么个玩笑。

  “我们专门为这种情况起了个名字,过家家创业。”

  “怎么样,我就说这门课有点意思,值得你来听听吧。”山姆完全没在意保罗在讲台上拿自己开涮,笑着对孟繁岐说道。

  “确实跟我想的不大一样,我还以为会有很多的专业原理,各种数据图表之类的。”孟繁岐和山姆握了握手:“没想到听起来还挺有趣,更像是说脱口秀。”

  台上的保罗继续着自己的授课:“这些创业者新手之所以喜欢走过场过家家,这是因为他们是被教育成这样的。在他们过去的十几二十多年中,一直在接受这样的形式主义教育。”

  “我并不是在抨击教育的体制或者方式,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们升学的过程当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被评判,要被打分。为了进入一所好的大学甚至好的高中,我们所接受的评判,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虚假】。”

  “我承认,我也投机取巧过,比如考试中,我发现很多科目其实只有十几二十个地方足以形成考点。所以这是我准备考试的方式,我根据知识点猜测题目,而不是把老师教授的知识融会贯通。我一看卷子就大概知道自己有几分。”

  “新的问题来了,创业的诀窍是什么,它的考点是什么?是融资能力吗?毕竟成功的创业者都融到了很多的钱。”

  “因此就有许多创业者在想了,到底说服投资者给我钱的诀窍是什么呢?”

  保罗笑了笑,说道:“我们总是告诉创业者,你只需要把自己的产品做做好,然后直接把真实的情况告诉投资者就可以了。然后他们又会问,好的,那发展快的秘诀是什么呢?”

  “我不明白为什么创业者总喜欢把事情搞得那么复杂,明明最正确的道路已经显而易见。我觉得,原因可能是这么多年他们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吧?一直在寻找诀窍,试图通关创业这个游戏,找到密码。”

  “或许在大公司这一招行得通,那就要看这家公司到底有多腐朽了。你讨好你的上司,或许可以得到提拔,但是创业中这是行不通的。创业者没有上司,你只有顾客,唯一的问题就是你的产品到底能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顾客们就像鲨鱼一样,他们简单到没法欺骗,他们不会想多,只关心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产品到底好不好用,值不值得。你们需要警惕,耍花招有时候确实可以骗过投资者,这点很重要,你巧舌如簧,很可能忽悠几轮融资,但是这么做对你自己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你只是在耍自己,浪费自己的时间做无用功,搞不好还会有牢狱之灾。”

  “是不是感觉保罗说的这个情况跟霍尔姆斯有点像。”山姆听到这里,嘿嘿笑着对孟繁岐说:“玩弄了别人十年,其实也玩弄了自己十年,要是她上过我们的创业课就好了。谁让她大一就退学了呢。”

  在这次激烈的赌约之中,以他的嗅觉和情报,最近已经把霍尔姆斯的情况,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毕竟他们Yc孵化器专门做创业者扶持和授课,接触过的创业者实在太多了。

  孟繁岐听完一阵爆笑:“那就祝她好运吧,毕竟我的成绩出来之后,只会让那帮媒体更加关注她到底在做什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