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修真小说 当西游被截胡后

第一三一章 楚王证道

当西游被截胡后 风四朗 5668 2024-12-22 06:40

  流光暗换,转眼间又是五年。

  李建成已经完成了东胜神洲的统一,成就了洪荒第二皇朝。

  下一步自然是兵指大唐!

  只是李建成并没有轻易迈出这一步,他身边的满神佛也没有人劝谏。

  七年前,大唐边境线一战,千万妖族一败涂地。

  血祭千万妖族,组成《吞噬地魔血阵》,李智云连脸都没露,阵法便被其一随侍破解。

  李智云永远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诸圣不出,无一人可越雷池一步。

  只有牵制了李智云,后唐才有出兵大唐的机会。

  所谓一人可敌一国,的便是李智云。

  时隔五年,李智云已经回到了仙禁司,再也没有出去签到了。

  洪荒各处,几乎被他签了个便。许多道蕴深厚的地方,被他反复签到,已经没什么好东西了。

  可以,如今的李智云,几乎已经占据了半个洪荒的资源。

  只是人力资源,依旧是大唐短板。人力资源,是唯一不能签到的资源。

  大唐神卫军已经从最初的七万,拓展到了二十万。

  这,已经是大唐的极限了!

  二十万神卫军来庞大,然与诸万界相比,依旧是沧海一粟。

  神卫军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战力非凡。

  个体战力,最低也是最低也是玄仙修为,金仙占据了六成。大罗金仙不下千人。

  大罗金仙不下两百之数,与成名亿万年的幽冥血海不相上下,然而战力还在阿修罗之上。

  因为他们的装备,远不是阿修罗所能比的。

  大唐神卫军,乃是王牌中的王牌,即便是放眼三界,也是精锐中的精锐。

  只不过这一支无敌之师,三界鲜有人知。除了在东线一战时,以及后来荡妖除魔时,再也没有出征。

  大唐不法之徒,有悬镜司镇慑,也没出什么乱子。

  只不过因为龙萱的关系,悬镜司从暗处转到了明面上。

  尽管如此,对于三界而言,悬镜司也只是空闻其名。

  大唐经过数年时间的发展,时局已经稳定,大唐终于迎来了史上最为荣耀的时刻。

  大唐荣耀!

  这是李智云的追求,且要守护的东西。

  当这一终于来临时,李智云并无多少兴奋。

  抬眼看向人间繁华,这本来就是他们该有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似乎并没有付出什么。

  这是大唐子民自己争取来的荣耀!

  李智云凭栏远眺,眺望这梦里的大唐。

  如梦如幻!

  梦也好,幻也罢。

  他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事破坏这一盛世。

  李世民也好,李建成也罢,乃至于诸万界。

  谁要是敢打破这一份美好,谁就是他的敌人。

  有时候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对大唐如此执着。

  仅仅只是曾经对大唐的向往么?

  李智云不清楚,他想要追寻的答案,至今尚无线索。

  穿越为李智云,谁是谁的因果,谁是谁的造化,依旧是个迷。

  无论是哪一个李智云,他曾经的辉煌,定是无人能比。

  三位归位的弟子,就是最好的佐证。

  辉煌因何而起,又缘何而灭?

  “启禀殿下,门外有一自称江流儿的和尚求见。”

  就在李智云胡思乱想之际,突然有黄门来报。

  江流儿?

  不是妖僧么?

  他不应该正在闭关么?

  来到这个世界后,他的朋友不多,妖僧陈玄藏算是一个。

  因为他视妖僧为朋友,所以灵山一战,他放了妖僧一马。

  也不知这个朋友还能做多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乎,然对于陈玄藏这个朋友,他希望永远不见。

  “宣。”

  李智云暗叹一声,最终还是选择了相见。

  回避,并不能解决问题。

  “一别经年,殿下风采依旧,可喜可贺。”

  陈玄藏见到李智云,淡笑道。

  “托福,托福。”李智云也是笑道:“本王是该叫你圣僧呢,还是妖僧?”

  陈玄藏回道:“圣僧也好,妖僧也罢,我就是我,我始终是我。”

  “罢了,罢了。”李智云叹息道:“世人皆称你为妖僧,只有本王始终相信,你还是原来的你。”

  唐僧又道:“所以贫僧来见你。”

  李智云又道:“你不闭关证道,跑来见本王,应该不是为了叙旧吧?”

  “殿下还是原来的殿下,总是快言快语。”陈玄藏回道:“贫僧闭关的这些岁月,已经炼化了准提圣饶神念,炼化了鸿蒙紫气,也参悟了三千道则,耐何始无法证道,总觉得缺零什么。”

  陈玄藏微微一叹,又道:“贫僧想来,这一份证道之机,应当落在殿下身上。毕竟殿下为洪荒带来了复苏?”

  你凭什么认为在我身上?

  我还以为在你身上呢!

  李智云笑道:“你何以认为,本王才是你的证道之机?”

  他原本以为,三界之中最先证道的当属陈玄藏,毕竟陈玄藏底蕴之深,就连他都有些眼红。

  “因为殿下是一切因果之导向。”

  陈玄藏还是七年前那句话,只不过七年前他是道捉刀人,而如今他有求于人。

  “好一句一切因果之导向。”

  李智云喟然一叹。

  他也知道自己是一切因果之导向,只是这因果自何处而来,又将导向何处?

  叹息一声后,又道:“你之所以证道,仅仅是为了征服三界,想来你不是如此浅薄。”

  “贫僧想要扫平三界,即便不证道,依旧易如反掌。”陈玄藏看了一眼李智云,又道:“当然,大唐不在此粒”

  李智云奇道:“那你所求何来?”

  “贫僧想去更远的地方看看。”陈玄藏又道:“难道殿下就不想去看看么?”

  诗与远方最美。

  李智云也想去看看,然而总有一些羁绊难以割舍。

  他对佛法不求甚解,自然不懂什么断舍离。

  李智云奇道:“你不想制霸三界了?”

  陈玄藏笑道:“制霸三界,何需想,做便是。”

  “呵!”

  李智云不置可否,他永远无法理解陈玄藏的脑回路。

  “你要本王如何帮你?”

  无论陈玄藏要制霸多少界,只要不将大唐卷入其中,他都不在意。

  “请殿下证道。”

  陈玄藏正色道。

  他所欠的那一份机缘,便是道圆满。

  只要李智云证道,道便能圆满。

  “让本王证道?”

  李智云微微一愣,即而摇头道:“时机未到。”

  陈玄藏微微摇头,笑道:“不是时机未到,而是殿下不愿。”

  罢,与李智云一起凭栏远眺,眺望大唐江山。

  “江山如此多娇,怪不得殿下沉迷。”陈玄藏又道:“若一个国度,将其荣耀寄托于一人之上,终将灭亡。”

  陈玄藏转身看向李智云,又道:“没有经过血火洗礼的荣耀,终将是梦幻泡影。殿下终将离去,那时的大唐未必能承受那时的血与火的洗礼。”

  “你好像服了本王。”

  李智云笑道:“寻因果之导向,自然离不了探世界之始末。然世界有多大,有多高?纵是你我也不能道之穷尽。”

  陈玄藏亦是笑道:“不是贫僧服令下,而是殿下自己服令下。”

  李智云再次看了一眼大好河山,道:“既是如此,本王今日便证道。”

  证道是李智云的命数,同样也是大唐的劫数。

  “贫僧愿为殿下护法。”

  “多谢。”

  李智云笑道,随即直接用百万功德对换了法则之体。

  三界一时间花乱坠,地涌金莲,道音不绝,无穷功德之力洒向洪荒遍地。

  无尽祥瑞之气,冠盖洪荒。长安下起了灵雨,大唐下起了灵雨……

  整个洪荒因为李智云的证道而彻底复苏。

  灵气如潮,法则如海。

  道再次趋于圆满。

  洪荒有人成圣了!

  三界众人齐齐看向大唐方向。

  果然是他!

  果然是他第一个证道!

  李智云的证道方式,刷新了陈玄藏的认知。

  尽管他知道李智云会很离谱,却没想到如此之离谱。

  尼玛!

  早已古井不波的陈玄藏,也忍不住暗骂粗口。

  纵使他已经站到三界绝巅,也想不到李智云如此随意的证道了。

  证道就证道,毫不含糊,毫不拖泥带水,毫不……

  陈玄藏搜肠刮肚,也想不出什么词汇来形容眼前的李智云。

  洪荒自开辟地以来,就未发生过如此离谱之事!

  他在时间阵法内,不知闭关多少岁月,今日才发现,自己全特么修行到狗身上去了。

  三界只知李智云喜欢瞎逛,从未见他修行过,更别提闭关了。

  李智云成就了混元大罗金仙,相当于壤圣人。

  之上便是混元无极大罗金仙,类似于道圣人。

  然而此刻李智云完全没心思考虑混元无极大罗金仙的事情。

  在他证道混元的那一刻,他的识海仿佛投入了一颗函,仿佛随时都会崩溃。

  难道这就是挂逼的后遗症么?

  也许只是刹那,也许是万年。

  躁动的识海终于平静下来,此时在他脑海中多出了一幕记忆。

  那是一处不知名的山谷,他就像一位夫子一般,在给一群学生讲学。

  他看到了神情专注的龙萱,看到了正在开差的艾,在窗外还有一双好奇而又忐忑的眼睛。

  那双眼睛的主人,从轮廓上依稀可见沙临凡的影子。

  影像并不多,却异常真实,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难道那位先生就是曾经的自己?

  即便以他如今的实力,依旧揣测不出那位先生的实力。

  那位先生看上去如同凡人一般,却是字字珠玑言出法随,许多精义,即便现在的他也是不求甚解。

  看样子,龙萱和沙临凡确实是自己的弟子,至少曾经是。

  红孩儿也可能是,许是后来才收下的,至少在那群学生中,没有发现红孩儿的身影。

  艾却是早已存在,只是不知艾与系统又有何因果。

  那些学生都称呼自己先生,包括艾。

  当然,在学堂之上。女儿称呼作为老师的父亲为先生,也不是不可能。

  这一点并不能确认,艾与自己的关系。

  从龙萱以及沙临凡对艾的态度上来看,艾八成还真是自己的女儿。

  否则两个看彼此不顺眼的人,又怎么可能同时宠溺一个人?

  只能是因为自己的关系!

  “恭喜殿下证道成圣。”

  陈玄藏打断了李智云的思绪。

  李智云苦笑道:“成圣而已,有手就行,有何可喜之处?”

  陈玄藏:……

  这儿要怎么聊?

  陈玄藏纠结了一阵,又道:“殿下证道,道圆满,为洪荒众生广开仙路,此乃功德无量之事。”

  李智云无奈叹道:“是功德,也是劫数。”

  自己终于还是迈出了这一步,诸圣降临之日,转瞬即至。

  届时诸伐唐,又不知有多少百姓生灵涂炭。

  此时李智云也不知自己当初的决议是否正确,他也不敢保证大唐能在诸圣讨伐之下安稳如山。

  可是不走出那一步,大唐永远只是待宰羔羊,又何谈明?

  但愿大唐能挺过这一关!

  只要挺过邻一波冲击,大唐就还有救。

  李智云证道成圣,整个大唐都陷入了狂欢。

  普通百姓不知何为圣,却知降祥瑞,许多百姓的沉珂一朝尽去,怎不叫他们欢喜?

  祥瑞的尽头在长安。

  长安住着大唐神话。

  几乎所有人都向长安朝拜,朝拜他们敬仰的神。

  兴奋的自然不仅仅是普通百姓,那些修行者同样欢呼雀跃。

  大唐有了自己的圣人。

  大唐有了与诸圣争锋的底气。

  他们最初的选择,就有了安全保障。

  楚王李智云,从未让人失望。

  许多人想起楚王的生平事迹,不由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这才多少年,一位人间王爷,不但将皇朝推向神朝,如今更是一举成圣。

  历数洪荒无数英雄人物,又有谁能望楚王之项背?

  龙萱并没有立即跑来道贺,只是双目噙泪。

  等了多少年,或者等了多少个轮回?

  师傅终于迈出了这一步。

  尽管只是一步,但是这一步跨向了星空。

  “师傅,不知这一刻,您有没有想起我。”

  龙萱在心底默问。

  远在幽冥血海的沙临凡,同样也在心底默问。

  李智云重回巅峰,并不止是龙萱一个饶期盼。

  在外主事的红孩儿与孙悟空几人,眼见长安有人证道,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向长安。

  他们要向师傅道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