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塌房:我私下抽烟喝酒烫头都来啊

第三十三章 打铁娘子队

  “真的假的啊我才不信…………”李云鹏皱了皱眉头有些不敢置信,下一刻拿出手机默默的搜索起了中心电话。

  “对,不信你就自己问问,说的好像我经常骗你似的。”于凡抱着肩膀笑道。

  “明明就是…………”李云鹏翻了一个白眼,拿着电话拨通后开口道:

  “喂你好,诶对我是已婚,今年34结婚有三年多了…………哦哦就剩一个地方了?行行给我定上吧。”

  “好家伙这玩意儿还能满了啊!”本来的于凡也只是前世听说过这事儿而已,就连他都没想到,这他喵的放家暴中心竟然还能满了,难怪这中心第二家店还开在SY啊…………

  别的地方的东北男人称老铁是关系好,这SY男人称老铁,会不会单纯的就是因为耐打…………

  丈夫:老铁!

  媳妇儿:打铁娘子!

  嘿整个一没毛病!

  “吃完饭跟张导说一声就去吧,预祝你顺利出院!”于凡轻轻拍了拍李云鹏鼓励道。

  李云鹏点点头道:“我信你一回,为了赚钱,为了提升家庭地位我去试试!”

  “没错就拿出这个气势来,你应该会跟SY老铁很有共同语言的,都是为了提升家庭地位嘛!”于凡笑道。

  “甭扯淡了吃饭去!”

  眼看着剧组的大部队都进饭馆了,李云鹏拉着后边的于凡上前紧走了两步。

  两人进去的时候,张导已经把饭菜都要好了,饭馆后边的一个大包厢,两個餐桌,稍微挤一挤人就都齐了。

  李云鹏还记得刚才的事,走上前和张晓玲说了一下,刚才自己和于凡说的事情。

  对此张晓玲自然是同意的,微微点点头,只是让他到时候开机前回来就可以。

  在整部戏中,李云鹏演的张晓玲父亲这个角色,之前也说过戏份并不太多,人物也比较扁平就是几句台词。

  但如果不是于凡向她推荐了李云鹏,张晓玲其实手里边的人选还是很多的,甚至请一些一二线的明星来客串都可以。

  只不过那些已经上到一二线的明星,有个问题就是形象已经差不多立住了,那张脸看去就是xx、xxx。

  让谁演张晓玲父亲张一山这个角色,观众看后都会有一个出离之后“演”的感觉,或者说不真实。

  文艺片这东西,演员尤其是主角一般都是请名气较小的,这里边一来是因为文艺片不怎么赚钱,投资少。

  另外一方面,其实就是主角请大牌,反而影响了文艺片的灵魂,影响了那种真情实感的投入。

  张晓玲本身对于李云鹏这人,其实期待感没那么大,只是觉得形象、气质挺吻合的,年龄也够。

  但不管怎么说,李云鹏肯主动提出去研究、揣摩角色,这还是挺让他感觉到惊喜的。

  当然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于凡的这个事情办的是靠谱的。

  只能说确实还是于凡有面子。

  ………………

  ………………

  李云鹏的离开对于剧组几乎没有一点波动,能够出演张导的电影,全组上下几乎都是同样的感觉--荣幸,一定要把握住机会!

  张晓玲之前写的那本类似回忆录的小说就不多说了,基本上是演员人手一本,除此之外,大家每天还会组团听张导对那段往事的口述。

  这种方式一方面是更好的让演员去理解自己的感受,想要表达的情绪,另外一方面,其实也是给编剧团队听的。

  虽然说于凡负责的那段剧本剧情定了,但是其余的剧本内容,其实张晓玲剧组的编剧团队还在时时刻刻的修改着。

  不同于喜剧、小品这东西,他讲究个尺寸、劲头,还有表演的节奏等等,台词看着简单,一变可能效果就不好笑了。

  电影一般的剧本,除了故事的大方向是导演把控的基本不变外,其实的小细节,台词等等,基本上在编剧团队的手中都是在时刻修改、变化着的。

  这个变化的原因非常之多,比如导演想改、制片人想改、投资人想改、气氛不对想改、不符合逻辑想改,演员想要加戏想改,甚至是演员背不住那么多词都得改。

  要不然为什么,于凡宁愿当少赚钱的喜剧编剧,也不去当多赚钱的影视编剧。

  前者可能只有一两个甲方,而后者可能有十来个甲方,而且一个甲方一个逻辑,一套词。

  这活就得一个团队干,一个人的话绝对是背大锅。

  那像当演员这么自在,在剧组待着钻研钻研角色,耐心的等剧组开机就行了。

  一晃又是十几天过去,张晓玲的剧组开机仪式,也是在春城的一所高校里边如期举办。

  这是于凡经历的第二次开机也是,却是大荧幕上的第一次,这无疑意味着于凡又能领红包了,开心!

  要不然还能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开个机,演员要开始上班了而已…………

  于凡本身是这么想的,不过赶等他到了学校的大礼堂,却是忍不住有点傻眼了。

  “妈耶…………人忒多了!”

  事实证明,和电影一比,同等级别电视剧的影响力确实有点弟弟。

  按理说之前《狂飙》的开机仪式,导演徐纪周,还有双张两个大咖的参与,规模已经不小了。

  但是这一看张晓玲导演的电影开机仪式,礼堂的里里外外,记者和粉丝围了好几圈,在最外头,还有着不少的学校本地学生,过来凑热闹的。

  一旁的何峰看着于凡的样子笑道:“傻了吧?知不知道张晓玲导演在文青心目中的含金量,你以为文青教母的名头是跟你开玩笑的啊?这来的这么些人,都是文艺片观众中的中流砥柱。”

  “真是傻了,我这俗人向来是不看文艺片的,更没钱追文艺潮。”于凡笑着摇了摇头自我调侃道。

  这个确实是实话,文青这一款,以前的还好说,坐在图书馆,操场旁,背着一个亚麻的背包看一本书,书名弄的晦涩一点,作者整个村上春树或者卡夫卡这样的长名字就算ok了。

  但现在的文青,随便买件山本耀司Y3的衣服都要大几千,就是现在的于凡都有点不舍得消费,只能说文青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