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回村后,我打造了文艺圣地

第73章 一首歌吃一辈子

  “不是啊,骁哥,给小六交钱,这天经地义,兄弟们也不是不讲规矩的人。

  可咱用得着给那么多嘛?”朱胖子自持资格老,又抗议上了。

  闷骚男王响也很不情愿,当即附和道:“是啊,武哥,这么搞,大伙儿岂不是纯纯成了给六哥打工?”

  哥几个才拿两成,少村长天天躺着就能分走八成,是个人都会觉得心理不平衡吧。

  “就这个,不服就给我滚!”

  见小弟们还敢抗议,武骁又是一声怒吼,直接霸气回应,“一个个的,特么才吃上饭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都那么有种的话,自己个儿到外边能耐去,别待在树村,也别唱人家小六的歌。

  搁今天以前,你们算个屁!”

  对这帮完全搞不清楚状况的家伙,他真是恨铁不成钢。

  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

  多年相处,哪能没点儿感情,要不是看在一场兄弟的份上,武骁都懒得搭理这群蠢货。

  身为老大哥,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才不会像小弟们那么天真。

  真论起来,他们这帮人压根都没在真正的音乐圈混过,更没有和其他的创作人有过合作。

  平常都是唱自己的歌,最多不过是哥几个的作品换着唱。

  所以众人压根不知道这事儿的严重性所在,也只有武骁和赵磊二人因为还算有点儿水平,才能接触到一些圈子里的规则。

  这个时空的华夏,科技之所以能快速腾飞,就是因为特别看重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了创新动力。

  文化领域也一样,因此创作人的地位先天就比普通歌手要高出不少。

  尤其是那些成名已久的存在,不论年龄如何,任你天王天后,到了人家面前都得恭恭敬敬地喊一声老师。

  像今天这事儿,可大可小,一个弄不好就会成为人生污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破坏游戏规则的人,就会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坑创作人这事儿一旦传扬出去,必定被全行业封杀抵制,彻底断送了职业生涯的前景不说,甚至很可能连酒吧驻唱都再没机会。

  到那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武骁才提前立下规矩,是不想见到兄弟们因小失大、自毁前程。

  毕竟能在树村坚持玩民谣,兄弟们对音乐多多少少还有些情怀和梦想在,可不要因为一时猪油蒙了心,做出什么傻事。

  他也不怕定下规矩后,这群二货敢私下胡来。

  一方面是因为华夏的税务大数据空前强大,敢在这方面动手脚,迟早会被送进去踩缝纫机。

  另一方面,要真是那样的人也不会聚在一起,早被踢出树村了。

  “骁哥,您嘴巴一张就直接给定了,总得告诉大家为什么吧?”朱胖子仍是心不甘情不愿。

  武骁瞧这厮最冥顽不灵,刚想继续狠训一顿,就被人拦住了。

  是一向最不爱掺和的赵磊,这次却站了出来,他默默扫视了一圈在场的兄弟们,然后大叹了一口气。

  “有件事情实在太过丢人,原本我是不想说的。

  既然大伙儿都觉得武骁刚刚的提议不妥,还是决定说出来供兄弟们参考一下。”

  “磊子哥,啥事啊?”宋合闻言,立马一脸的好奇。

  赵磊稍稍顿了顿,这才不紧不慢讲述起来:“今晚我去驻唱,刚到酒吧,还没来得及表演,就被老板通知明天不用来了。”

  “啥?魏吴清那个老王八蛋,真特么不当人!”朱胖子一听当即气得骂出了声,很是替赵磊打抱不平。

  他之前去[听悦]唱过几场,所以也认识魏老板此人。

  小迷弟宋合更是气愤不已,为前偶像不值:“磊子哥,那老家伙也太特么不是人了,当初还是您替他把场子撑起来的呢!”

  对于民谣一哥的职业生涯,兄弟们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

  可越是这样,就愈发生气。

  “磊哥,不怕,以你的实力哪里不能驻唱啊……”

  闷骚男王响接着奉上了一记彩虹屁,试图安慰赵磊两句,可越往后说底气就越是不足。

  “那些都不重要,关键是从这件事情上,大伙儿能不能看清些什么。

  民谣没落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能靠这个吃上饭的乐手越来越少,这才是真实现状。”

  赵磊继续讲述着,不过终究是自曝家丑,心里总归有些不得劲。

  “呃……”

  这下众人才明白过来,一个个当场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应了。

  民谣一哥尚且被驻唱了好几年的酒吧给开了,换做他们岂不也是迟早的事情?

  今天小赚一笔,大伙儿不免有几分膨胀,浑然忘记了自己之前过得有多惨。此刻见赵磊自揭自短,众人这才回过神来。

  并非市场好起来了,也不是他们水平变高了,而是靠着人家少村长的作品才吃了顿饱饭。

  “磊子哥,你怎么不唱《碎银几两》啊?

  只要少村长这首歌一出,我看那个老家伙还舍不舍得赶你走!”小迷弟宋合费解地问。

  明明有大杀器在手,搞不懂民谣一哥为何不用呢?

  “我唱了,而且还唱得很好,绝对是[听悦]酒吧开业以来最出彩的一次表演。”赵磊回忆了一下当时的状态,自信满满地回应道。

  朱胖子闻言,更是一堆问号:“那魏吴清怎么说?没哭着喊着求你留下来?”

  “有,就差当场给我跪了。”

  赵磊点了点头,想起魏老板那张脸他就感觉有些讽刺,“不过,那又如何呢?

  毕竟人家想留的不是我,而是少村长那首作品。”

  这就是民谣一哥为何毅然决然走人的原因,即便混得再不济,心中也有自己的骄傲。

  都已经被人赶过了,何必自欺欺人,硬要留在那里。

  “这……”

  朱胖子听完,再次无言以对,身为民谣老玩家,他终于明白赵磊想表达的是什么了。

  别高兴得太早,市场没有变,听众也没有变。

  今天之所以大伙儿能赚到钱,并非大众重新喜欢上了民谣,完全是因为少村长那首歌。

  可作品再好,也总有听完听腻的那一天。

  到那时,兄弟们又吃不上饭了,还会觉得武骁所提出的二八分账比例太不合理吗?

  要知道不少唱片公司在推新人时,给歌手的分成连10%都不到。

  毕竟唱片公司也不是慈善机构,为你买歌做歌、包装推广、资源倾斜等这些操作,开销可是不小。

  新人在没有证明其商业价值之前,一切都是未知,人家不得先回本啊。

  再者,说句不好听的,他们这些民谣狗连唱片公司的门槛都摸不着,天赋和才华都不如那些正在被压榨的新人歌手,能有两成分账,还想怎么样?

  正是因为很了解这些内幕,武骁才会提出那看似十分苛刻的分账比例,而赵磊也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他们两个被社会毒打了太多太多次,所以很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不像一帮小老弟,那么容易得意忘形,还真以为自己抖起来了呢。回头等《碎银几两》过了劲儿,哭都没地方哭去。

  “武哥,磊哥,就算你们说的有道理,难道我们就一直这样给小六送钱吗?”

  虽然基本快要被说服了,郑志还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说到底一首歌再好,也总有市场价格,难道哥几个以后但凡出去唱民谣,就永远按这个比例给少村长送钱不成?

  不仅他不甘心,在场的其他人也都有同样的疑问。

  武骁是个大老粗,自然没耐心跟小弟们啰嗦那么多。见唠了半天这家伙还在哔哔,当即就想一个大耳刮子扇过去。

  得亏赵磊眼疾手快,又赶紧把这莽夫给拦住了。

  他颇失望地看了看郑志,眼神也再次扫过在场的所有人,带着一丝怒其不争地语气叹道:“你们呐,还是太天真!

  歌和歌是不一样的,知道吗?

  这首《碎银几两》,他能吃一辈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