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再造盛唐从扫平安史之乱开始

第七十八章 封狼居胥

  “多谢都尉,祝都尉公侯万代!”

  签军营中响起了士兵们的欢呼声。

  城中守军也没有闲着,边巴次仁在一众军官的劝说下也拿出了城中储备的财货赏赐给士兵们。

  并开出了具体的赏格,杀唐军士卒一人赏布帛一匹。

  杀唐军队正一名,官升一级赏布帛五匹,女奴一名,铠甲一领,马一匹。

  斩杀唐军校尉者,官升两级,赏布帛十匹,奴隶十名,马三匹,宅子一间。

  杀李恽者赏蜀锦五匹,布帛百匹,奴隶百人,马十匹,牛羊百头,官升三级,提为贵族。

  发布赏格后,边巴次仁随后又趁着晚上的时间命令士兵把倒塌的城墙进行了一番修补。

  这个时候晋美加措向边巴次仁提议趁夜突袭唐军大营。

  边巴次仁在经过一番思量后,同意了他的请求。

  晋美加措很快就精选出了七百名骑术精湛又没有夜盲症的勇士。

  出发前晋美加措对众人道:“唐人狂妄自大,今日咱们就要让他们知道我吐蕃勇士的厉害,此战若是获胜,每人赏女奴一人,牛三头,羊十只……”

  “勇士们出发!”

  七百吐蕃士兵在夜色的掩护下从北门出了城。

  他们以为自己的行动很隐秘,但其实一举一动都在唐军斥候的监控之下。

  他们才刚刚出城,此消息就已经传到了李恽耳中。

  “好好好!”

  ……

  晋美加措带兵抵达唐军大营之时,李恽早就已经布置下了陷阱。

  “勇士们杀啊!”

  晋美加措大呼一声,带头向前方的唐营杀去。

  “杀啊!”

  他身后的七百骑兵也跟着他冲进了大营。

  “怎么回事!”

  “唐人去哪了!”

  进入唐军大营后,晋美加措马上就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退!”

  他本能的大吼一声,想要带着士兵退出营地。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风”的一声,接着无数密集的箭矢如同飞蝗一般飞了出来。

  在密集的箭矢之下,这些袭营的吐蕃骑兵就如同羊圈里的羊一样被唐军猎杀!

  眼前这一幕让晋美加措睚眦欲裂,他悲呼一声,“勇士们狭路相逢勇者胜杀啊,杀光汉狗!”,他高呼着带着自己的亲兵向火光最明亮出杀去。

  可惜他冲出去还不到十步就被密集的箭矢撞上了。转眼之间就被唐军弓箭手射成了刺猬,他瞪大了眼睛看向前方,眼中满是不甘之色。

  晋美加措死后,没过多长时间,他所带来的七百骑兵就全部死在了唐营之中。

  远处城墙上,边巴次仁无奈的闭上了双眼,他知道晋美加措失败了。

  此刻他的心中已经完全丧失了信心,晋美加措所带领的已经是城中最后的精锐了。

  剩下的士兵基本上是刚刚征召起来的新兵,而且以吐谷浑人为主。

  依靠这些战斗力低下乌合之众如何能够抵挡唐军的进攻。

  ……

  第二日朝食过后,唐军再次出营列阵。

  进攻之前李恽命王智把晋美加措的人头插在枪尖上置于九曲城门前。

  守军看见晋美加措的头颅,心中都是升起了一股绝望之情。

  “进攻!”

  半刻钟之后,李恽终于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投石机也再次开始发威,一颗颗石弹发出令人恐惧的尖啸声向城头飞去。

  很快昨夜刚刚被修补好的城墙再次被轰塌。

  “杀啊!”

  唐军签军呼啸着向九曲城扑去。

  双方激战了一个时辰,守军渐渐抵达不住,签军已经从多处突入城内,破城已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边巴次仁见状,心中倍敢恐惧,他还不想死,还有美好的生活在等着他。

  在恐惧的支配下,边巴次仁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把指挥权交给了手下第一东岱土伦。

  土伦知道边巴次仁的心思,当即劝说道:“将军,咱们还有三千人,还能坚持……只要等到大伦或许逻些的援军到了,咱们就能转败为胜……将军也将立下不世之功……”

  “不会再有援军了,大伦被哥舒翰击败了,这场战争咱们败了,没有希望了……”

  土伦闻言一愣,听到兀伦样郭大败的消息,他只感觉脑袋里面一片空白。

  “不可能……不可能!”

  他嘴里喃喃自语着。

  边巴次仁没有理会他,带着自己的亲卫就往北门跑。

  “快给我打开城门!”

  在边巴次仁的强令下,北门守军打开了城门。

  “将军逃了……将军逃了!”

  看见边巴次仁逃跑的士兵们绝望的呼喊起来。

  消息传开,守军心中最后一股气也卸掉了。

  士兵们纷纷绝望的抛下手中的武器。

  看着眼前一个个神情麻木的吐蕃与吐谷浑降兵,李恽面上终于露出了微笑。

  攻破城池后,李恽下令洗车城三日。

  在九曲城休整一番后,李恽本打算进军石堡城,协助哥舒翰夺取石堡。

  这时哥舒翰派人传来消息,军中发生疫障,大军已经退兵。

  得知此消息后,李恽不禁发出一声长叹。

  这一战唐军虽然获得了大胜,但因为石堡城还在吐蕃人手里。

  因此大唐并不能完全控制积石山以北地区,吐蕃人以石堡城为依托,仍然时不时的袭击唐军。如此反而让唐军的压力更大。

  天宝七载七月,哥舒翰上书李隆基举荐李恽为镇西军军使。

  李林甫以李恽年轻为由,提出以李恽为副使,另外任命大将为军使。

  杨国忠得知消息之后,立即入宫见李隆基。

  他对李隆基说:“昔日霍嫖姚年仅十八就为冠军侯,二十二岁为骠骑将军……后方有横扫漠北封狼居胥之功……”

  “若是孝武皇帝以其年幼,不予重用可得此功乎……今李恽已经二十有六何言年轻……”

  李隆基觉得杨国忠所言有些道理,但因杨国忠乃是李恽岳父,因着仍然犹豫不决。

  遂又问于左相李适之与高力士,林招隐三人。

  三人皆言李恽之能足以为一镇节度,何况区区一军使。

  夜晚杨玉环也有意无意的提到李恽与霍去病。

  “三郎以为李恽与霍去病如何?”

  李隆基闻言脱口而出道:“虽不如亦不远也!”

  李隆基此时也终于做出了决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