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知否:我乃兖王世子

第六章 时间线

  樊楼位于内城御街北端,由东、西、南、北、中五座楼宇组成。

  三层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整体建筑高低起伏,檐角交错,富丽堂皇。

  樊楼并不能算是单纯的酒楼,而是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算是汴京最大的娱乐中心。

  赵旭来樊楼并不是为了玩乐,而是想听听外面对于皇子夭折的反应。

  宋朝本就言论开明,当今官家又是出了名的宽仁。

  民间议论这些很正常。

  之所以选择樊楼,是因为能出入这里的都是非富则贵。

  如今正是敏感时期,他们或许不敢随意议论,但是喝点酒可就不一定了。

  樊楼的正楼是西楼,门口站在两排迎宾小厮。

  别看这些小厮身份低微,但都养成了一双火眼金睛。

  汴京权贵人家的马车他们都能认得出来,见到赵旭乘坐的马车停下,一个小厮便微笑上前,躬身侍立。

  等赵旭从马车上下来,行礼道:“世子殿下里面请。”

  “嗯!”

  赵旭打量了一眼樊楼,微微颔首。

  小厮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微笑询问道:“不知世子殿下今日要去哪座楼?”

  “去中楼吧。”赵旭说道。

  樊楼五座楼宇,侧重点各不相同。

  而中楼则是青楼。

  很多人对于古代青楼有些误解,认为青楼就是买欢的地方。

  其实那种属于最下等的,根本称不上青楼,只能算是勾栏瓦舍。

  青楼属于高级风月场所,专门培养了许多才貌俱佳的女子,这些女子受过专业训练,擅长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以及各种礼仪,每个女子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若真是那种只做皮肉生意的地方,自古以来那些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为何都喜欢往青楼跑?

  更有一些人,对青楼女子痴迷不已,不惜花重金为其赎身,纳为妾室。

  “不知世子殿下是要二楼的雅间,还是三楼的包房?”小厮问道。

  樊楼除了西楼外,其余几栋楼都是一样,一楼是大堂,二楼是雅间,三楼是包房。

  雅间面积不大,只有几十个平方,而包房最少都有上百平方,是作为宴请好友用的。

  也就赵旭是午后过来的,要是到了傍晚时分,没有提前预订,包厢包房都别想了,只能坐大堂了。

  别看赵旭是个世子,但大宋宗室本身又没有什么权利,而且樊楼的背景也不简单。

  他若没有提前预订,没有雅间包房,也不敢在这里闹事。

  “就在大堂吧。”赵旭说道。

  领路小厮闻言一愣,像赵旭这种宗室子弟,根本不缺钱,哪怕是为了面子,也不会去大堂。

  不过能在樊楼当迎宾小厮的,也算见多识广了,很快镇定了下来。领着赵旭穿过西楼,前往了中楼。

  穿过一段游廊,来到了中楼,小厮带着赵旭进入大堂。

  大堂中央有一个很大的舞台,此时舞台上一群身穿西域服侍,长相和汉人有着明显区别,带着异族风情的女子正在乐声中翩翩起舞。

  舞台四周,遍布许多矮案,粗略一看,有上百个。

  此时有七八成都坐满了人,这些人年龄不一,但是都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衣服看着都比较精致华贵,二是身旁都坐着一个妙龄女子。

  有的欣赏着舞台上的舞蹈,有的则和身边的女子小声调笑。

  虽然人多,却不显嘈杂。

  领路小厮刚想为赵旭选个靠前点的位置,赵旭四顾一圈,指着左侧方,说道:“就那边那个位置吧。”

  小厮看了一下,并不是什么好位置,不过这位爷能来大堂,已经十分古怪了,既然赵旭自己要求,他自然不会说什么。

  便带着赵旭来到桌案前,请赵旭坐下后,询问了一下赵旭的需求。

  赵旭要了一些茶水点心,就让小厮退下了。

  赵旭饶有兴致的欣赏着台上的舞蹈。

  这些舞姬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加上精心的打扮,身着薄纱,翩翩起舞,很是诱人。

  赵旭一时间也看的有些入迷了。

  直到侍女送上茶水点心,才回过神来。

  赵旭暗骂自己没出息,差点忘记正事了。

  灌了几口茶水,压下躁动的心,开始留心附近的人谈话。

  赵旭之所以选这个位置,是因为这个位置四周都有人,且年龄都在十七八岁。

  年纪太大的,到底要沉稳些。

  而年纪太小的,正值年轻气盛的时候,美人在侧,再喝点酒那是什么都敢往外说。

  赵旭的想法很好,但是听了一会,才发现自己有些太过理想当然。

  皇子才刚刚夭折不久,朝堂也没有开始逼迫官家立储。

  这方面的话题根本没人谈论。

  而且在这种风月场所,女子惦记的都是男人口袋的钱,哪里会去询问这些。

  不过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赵旭听到有人在谈论忠勤伯嫡次子娶妻的事。

  忠勤伯爵府袁家虽然已经没落了,但好歹是勋爵人家。

  嫡次子袁文绍快二十岁了都没娶妻,没少被人笑话。

  后来定下扬州一个六品小官之女,笑话的人就更多了。

  前不久袁文绍刚完婚,成亲之时,女方陪嫁众多。

  陪嫁的嫁妆比起汴京五六品官员嫁女都要多上不少。

  即便已经过去了好几天,还是有人在谈论此事。

  “这么说顾廷烨已经去过江南了,如今的时间线是袁文绍刚娶华兰的时候,盛纮应该年后就要来汴京了。”赵旭心里暗道。

  盛纮来不来汴京他并不在意,不过盛纮来京代表着朝中官员要逼迫官家立储了。

  也不一定是盛纮入京才开始,毕竟那次有些逼宫的嫌疑。

  有可能在盛纮入京前,朝中官员已经上奏过,请求官家过继宗室。

  只是官家一直没有答应,找借口拖延,所以朝中官员才如此决绝。

  不过盛纮入京的时间,能够提供一定的依据。

  赵旭估计,应该年后朝中官员就要开始上奏请求立储了。

  如今是九月中旬,古代没有阳历农历之说,还有三个多月就过年了。

  官家经历丧子之痛,修养三个多月,也该上朝了。

  “走吧!”

  赵旭见听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看了一眼台上刚刚新换上来的一批舞姬,索然无味的起身,往外走去。

  现在台上的舞姬都是汉人,即便是在青楼之中,衣着也比那些西域舞姬保守了许多,一点看头都没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