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知否:我乃兖王世子

第四章 分析

  兖王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傍晚时分了。

  赵旭得知消息,便前往了正堂。

  他到的时候,母亲刘氏已经到了,正在和兖王说着话。

  “父亲,母亲。”

  赵旭行礼后来到边上坐了下来,问道:“父亲,官家已经醒了?”

  “嗯。”兖王点了点头,说道:“官家只召见了几位相公,让几位相公处理朝政,并没有召见其余人。”

  “如此说来官家龙体应该没有大碍。”赵旭说道。

  “我离开的时候,邕王没走。出宫后我在宫门口等了大约半个时辰,宫门都落下了,他依旧没有出来。”兖王看向赵旭说道。

  他虽然有了决定,也做出了选择,但是出了皇宫后,却没有急着离开。

  而是想看看邕王会被留下还是被赶出来。

  结果等了近半个时辰,宫门都落下了,邕王都没有出来。

  如此一来,倒是让兖王心里没底了。

  “哎呀!”刘氏惊呼一声,急道:“王爷,既然邕王留下,你也应当留下才是。旭儿才多大,哪里懂这些,你怎么能听他的呢?”

  “如今事情已经发生了,急有什么用?越急越容易出错!”兖王呵斥道。

  赵旭闻言诧异的看了一眼父亲,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冷静。

  “父亲,按照孩儿猜测,官家此时不会单独见某一个宗室才是。如今宫门关闭,也不知其中的情况,不妨等明日在看!”赵旭说道。

  “旭儿,你这个猜测的依据是什么?”兖王问道。

  “孩儿之所以做出这种猜测,是因为官家目前没有过继立储的意思。皇子刚殇,官家悲痛欲绝。更何况,没到最后一步,官家也不可能过继。”

  “但是文武百官不这么想,他们肯定会上奏官家过继宗室。本来他们会等官家龙体好些了才会上奏,但若是官家单独见了某一个宗室,官员们会不会觉得官家已经有了过继的想法?”赵旭说道。

  其实赵旭之所以做出这个判断,是记得原剧中有那么一段。

  盛纮刚入京第一次上朝的时候,就赶上了百官上奏官家过继立储,官家为此大发雷霆。

  最终立储没有,并没有说,但是从后面邕王和兖王相争来看,官家并没有立储。

  否则储君之位已定,还争夺什么?

  剧中也没说是什么时候确定储君之位的。

  但是赵旭根据剧中的一些线索推断,应该是邕王对荣飞燕下手,软禁齐国公逼迫齐衡娶嘉成县主之前。

  否则邕王再蠢,也不敢对齐家下手,更不会对荣飞燕下手。

  齐家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平宁郡主可是从小在宫里长大,荣飞燕更是官家宠妃的妹妹。

  要不是邕王被立为了储君,他敢去招惹?

  可是即便邕王被立为储君膨胀了,但是他对荣飞燕下手,等于是不将官家放在眼里。

  当时汴京很多人家都猜测是邕王做的,官家不可能不知道。

  即便如此,官家也将此事忍了下来。

  唯一的解释就是官家当时已经快不行了,储君刚立,若是废除,动荡太大。

  官家已经没有精力平息风波,再立一个储君了。

  由此可见,官家是直到察觉自己身体不行的时候,才下定决心过继立储。

  其实这也很正常,平民百姓没什么家业,都想有个儿子继承血脉、家业。

  更何况是坐拥天下的皇帝。

  官家肯定想自己儿子继承皇位,以他的身体情况,就算留下血脉,也不足以撑到皇子成年。

  现在过继立储,若将来自己儿子出生,过继的年富力强,亲生的却年幼,隐患太大了。

  因此没到最后一步,官家都不会立储。

  既然官家无意立储,这种时候就不可能单独见面某一个宗室。

  兖王闻言面露思索之色,许久才回过神来,一脸震惊的看着赵旭,道:“旭儿,你是如何想到这些的?”

  赵旭说的这些,确实很有道理。

  “孩儿就是一想就想到了啊。”赵旭眨了眨眼睛一脸无辜道。

  赵旭也想过自己表现的过于突出会不会引起怀疑。

  甚至还想过学那些小说中的套路,说什么神仙传法,突然开窍什么的。

  后来仔细想想就打消了,万一被当成中邪了反而更麻烦。

  赵旭想了想,其实自己没有必要把事情弄的那么复杂。

  之前的赵旭多少有些纨绔,但是兖王和刘氏也不怎么管。

  都说纵子如害子,但是在宗氏中根本没有这个说法。

  大宋对于宗室的态度就是养猪,宗室子弟不能掌控实权,连科举都不能参加,不能和朝臣接触。

  这种大环境下,宗室子弟再有才能,也没有展现的机会。因此大多数宗室其实都无所事事,纨绔子弟不少。

  赵旭比起那些要好的多,为什么要管?

  试问,猪会责怪自己的猪仔好吃懒做,不思进取么?

  因此平常有什么事,兖王根本不会和赵旭交流,赵旭也没有展现的机会。

  如今突然表现的聪明些,或许会让父母惊讶,却未必会怀疑。

  只要赵旭别的地方一切如常,他们只会觉得自己的儿子本来就聪慧,只是没有展现的机会罢了。

  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去圆,要是撒谎,总会留下隐患。

  “哈哈,吾儿乃麒麟儿也!”兖王大笑道。

  确实如赵旭所想,兖王并没有怀疑。

  儿子展现的聪慧,确实让他惊讶。

  但是赵旭以前也没在这方面给他留下固有印象,他自然不会见儿子聪明,就往坏的地方去想。

  “王爷,你们父子说了半天,给我听的云里雾里的。那邕王留在宫里,该做何解释?”刘氏问道。

  赵旭闻言暗喜,这个话题转移的好啊。

  虽然兖王没有怀疑,但是继续说下去,难免出错。

  此时自己已经在兖王心里留下了聪慧的印象,这话题一转移,这个印象差不多就固定了下来。

  兖王闻言眉头微皱,这一点确实让他心里有些阴霾。

  “父亲,孩儿刚刚不是说了么,等明日宫门打开再看。如今才刚刚开始而已,即便让他占据了先机又能如何?”赵旭说道。

  赵旭虽然不知道邕王为什么能留下宫里,但是对此却并不担心。

  “也是。”兖王自嘲道:“真是当局者迷了,邕王一个废物而已,让他占据一点先机又能如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