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98章 你说的,我不够狠。

  “陛下。”

  不知名的小宦侍也被眼前这景象吓了一跳,惊呼一声。

  他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茫然。

  身后的侍卫们也都个个瞪大眼睛。

  人呢,人都到哪里去了。

  宦侍、虎贲卫都吓得向后退的同时,齐刷刷望着嬴政。

  嬴政的心跳仿佛在一刹间骤然停止了。

  他茫然地望着眼前的一切。

  大政殿里,四下空旷宁静,没有一个人在。

  灿烂的阳光,透过门扇和缝隙打进来一束束金色的光,落在殿内的竹席、漆案上。

  大政殿前高高悬挂的明镜,亦然为太阳耀眼的光芒照射,它在殿内打过蜡的地板上反射出一片澄黄灿烂的光。

  这块镜子,很有来历。是秦始皇年轻的时候挂在门梁上,为的是让大臣们进殿时都能看到,照人心胆。

  大秦,它的辉煌绝对是以实力为基础的。

  民众对法崇尚到了一个高峰,而法对正义公平的维护也达到一顶峰。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秦国的君王要想做一个有为的君王,就一定要做到执法公正。

  悬挂这块镜子的初衷,就是要警示官员都要公正廉明。

  一如秦吏在学室之内学习的为吏之道那几句训诫。

  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

  望着地上的那一团光,嬴政恍然间明白了一点什么。

  当他在努力让天下一统的过程中,那个时候的他其实已经做到了人生的巅峰。

  但是当他完成了那个老天赋予的使命之后,在那一刹那之间,看似最为完美的他,其实已经走向了衰落。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嬴政曾经也是个对知识如饥似渴的人,对德道经这样的经典势必熟记于心。

  只是当他真正明白其中的奥义之时,却是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

  他用了皇位作为明白这个道理的代价。

  嬴政在光明之中行走,殿内一片悄寂,他总以为自己是在做一个噩梦。

  一时间无法醒来的噩梦。

  他真希望,这是个噩梦啊。

  “陛下――”

  宦侍们看着嬴政已经有些精神恍惚了。

  嬴政宽下了腰带,在殿里翩翩起舞起来。

  直到,一个高大颀长的身影出现在他面前。

  那张刀削般冷酷的面容,源自于他的精血。

  嬴政这脑筋,那永远是转地飞快,要是别的皇帝,那还第一时间会问一问,“你,你想要干什么?”

  嬴政可没有。

  当扶苏没有如期而至的前几天,嬴政其实就已经做了最坏的设想。

  但是这是个温水煮青蛙的游戏,等嬴政发现了,他也无能为力了。他没力气爬出这个热水坑了,他早就被权力、金钱、欲望、美色迷惑了,坠入了深渊。

  “你――你这个逆子,你这是谋反!”

  “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是谋反?”

  嬴政气得发抖,手指颤抖着指向扶苏的配剑。

  “你想要杀了朕吗?”

  扶苏只是故作冷淡地望着嬴政。此时的嬴政,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扶苏见过后胜和齐王,当初他们两落魄的模样,和如今的秦始皇也差不多。

  在这一刻,扶苏的心结彻底消除了。

  原来他的父亲,并不是所谓的神。

  只是权力被他握在手中太久了,让人恍惚以为他就是权力。

  那一刹那,扶苏心中对于嬴政的恐惧消失了。

  所谓的篡位,在他看来也不过是个儿戏了。

  想想过去,嬴政骗他的次数也不少。比如造纸之后的用途,精简文字之后嬴政的做法,冶炼钢铁之后有了好的效果,嬴政却把它们用在了什么地方。

  一切的一切,都是嬴政自己选的。

  “父皇,今日之事,实在是人神共愿。”

  “父皇何等英明,如何会料不到今日?”

  嬴政叱骂,“竖子,暗算你生父啊!暗算生父啊!好狠毒的人。”

  他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眼泪。

  让扶苏又开始有所犹豫。

  章邯就怕他们俩这样,一见面又要上演父子亲情的戏码,所以赶快跟了进来。

  “太子――”

  章邯见到扶苏,先作揖道,“太子,您要以大局为重啊。现在文武百官都在外面等着。”

  嬴政瞪着章邯,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没有了权力,嬴政就是一个被儿子打脸的普通父亲。根本没有什么神秘高傲可言。

  人总是被表象所迷惑。

  只是可怜的章邯,他看不透问题的实质。

  曾经被嬴政身上的光环迷惑,认为他是权力本身。现在,他又开始被扶苏身上的光环迷惑,认为他是权力本身。

  “为何是你?”嬴政对章邯,倒也算是器重。“朕自认不曾亏待于你。”

  章邯对着嬴政,还是毕恭毕敬作揖。

  男人,永远都为权力鞠躬尽瘁。

  哪怕是曾经的权力的象征。

  “比起在陛下身边获得九卿的职位,臣更想要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土,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

  那一刹那,嬴政呆了。

  他知道很多人都有这种想要裂土封王的想法,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章邯都这么想。

  嬴政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连你也想裂土封侯?”

  随后,嬴政愤怒地望着扶苏,“废物!”

  “还以为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推翻我,不过是出个昏招罢了。”

  “你距离朕,还差的远呢。”

  嬴政忍不住咆哮起来。

  “如果天下没有朕,真不知道如今这天下几人称王?”

  “可偏偏生了你这么个废物,去走前人走过的老路。真是蠢货。”

  嬴政望着扶苏,他也不含糊。当即拔出自己的长剑来,“朕要灭了你这个废物!”

  对秦始皇来说,这简直是晴天霹雳。

  扶苏否定的不仅仅是他的权力宝座,更是要把他这几十年来的心血全部给毁了。

  一时间,嬴政的眼睛都开始红了。

  “陛下,得罪了。”章邯二话不说,上前缴了嬴政的剑。

  嬴政双手悬浮在半空中,无所凭依,只能怔怔地望着眼前意气风发的大儿子。

  他年纪轻轻,英姿勃发。

  再看看他,两鬓斑白也就罢了。还大腹便便,仪态上已经输了大半。

  即便如此,嬴政还是强撑着自己的体面。

  “你们这是在造反!”

  “来人!”

  “传蒙恬、蒙毅。”

  “传冯去疾、李斯前来。”

  嬴政大声地呼叫着。

  “父皇,别叫了。叫破喉咙也不会有人来了。我们毕竟是父子,今天我单独走进来,为的是给父皇体面。”

  扶苏不想再和嬴政掰扯了。

  “请传位于我。”

  话说着,陈平抱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放着一卷帛书和笔墨。

  嬴政一把打翻托盘,笔墨飞溅,落在了他的袍服上。

  嬴政大手一甩,向自己的王座走去,随后堂而皇之坐在上面。

  “朕不会写的。”

  “这是篡位!”

  “你以后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嬴政喋喋不休地数落着。

  扶苏有些反感了,“父皇,我现在已经是臣子百姓心目中的皇帝了。而您,将是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

  “父皇,现在大局已定,您认了吧。”

  “还是不要对新的皇帝说这种话了。”

  扶苏猛然说了自己的心里话。

  倒是让陈平和章邯都不会了,他们惊愕地望着扶苏。

  太子怎么倒反天罡啊……

  本来还以为需要他们助攻呢。

  嬴政听到这话,那是一时间感觉自己的血脉贲张起来,一面感到对面的人很熟悉,仿佛他的身体里住着自己;一面又感到自己的威严被儿子不当回事。

  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嬴政先是一时间瞠目结舌,张张嘴可是说不出话来。

  可是随后却又暴跳如雷!

  “皇帝?到底谁是皇帝!?”

  “什么传位诏书,朕就是死也不会写。”

  嬴政说完这话,立刻舌头缩了回去。他目光微微躲闪。

  又过了一会儿,邵平赶了进来。

  “太子,速战速决啊。大臣们都在外面等着呢。”

  原来就在扶苏和嬴政两个人‘争吵’的时候,殿外蒙恬兄弟两个和其他秦始皇的坚定拥护者因为得知太子单独觐见始皇帝,和秦国宗室高官、贵族大臣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双方争吵了起来。

  也许有人以为,蒙氏兄弟是想冲进来救嬴政。

  其实错了。

  嬴政执政五年来,把大秦帝国搞得乌烟瘴气,这是所有人都看到的事实。

  而扶苏则是众望所归。

  尤其是他支持郡县和分封并举,改革军功爵制这些,完全地迎合了时代的需要。

  扶苏更像个政治家。

  嬴政则是个偏执的战争贩子。

  这么一对比,那不是立刻高下立判吗。

  蒙氏兄弟正是因为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们没有打算去帮助嬴政,可是他们也不打算支持扶苏。

  他们和其他臣子争议的点就在于,“等里面的事情结束了,召见我们再进去。”

  蒙氏兄弟不愿意去给嬴政施压。

  他们希望让始皇帝体面点退出历史舞台。

  可是其他人就不这么想了,他们对秦始皇那是怀着旧怨的。

  “陛下多次扬言要废黜太子。”

  “陛下亲自下令让太子前去两广。不过经历一个短暂夏季,这么快又传令让太子回宫。天下哪里有这样做皇帝的人,哪里有这样做父亲的人。”

  太学里的那些博士,本来就是亲近扶苏的。

  他们自然是尽力地帮助扶苏。

  就是孔鲋,他也在给扶苏据理力争。

  说实话,扶苏一开始想着把这件事低调点办了。

  毕竟他也没有什么称得上是对手的兄弟,也没有什么大臣和他做敌人。玄武门之变不可能在他身上发生,根本没有替死鬼。

  纯粹是扶苏发现他比嬴政更优秀,更适合坐皇帝这个位置,所以就干了。

  扶苏一开始就知道,他和嬴政之间不会有玄武门之变。

  他和嬴政之间只是单纯的父子权力斗争。

  扶苏自然尽可能想着要把这件事影响弄到最小,最好悄无声息、水到渠成把它干成。

  这样对帝国、对嬴政、对自己、对后代子孙、对民众都好。

  但是没想到,这群大臣们不干。

  他们很多人都想要趁乱把水搅浑,以此争取一份自己的功劳。

  于是臣子们就互相划分判别,非要给蒙氏兄弟等人安一个罪名,说他们排挤太子,意欲何为。

  殿里吵得不可开交,殿外的人那更是各怀鬼胎。

  他们大都想着借机亲近扶苏,以得到大的封地。

  嬴政退位,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关键是扶苏以后怎么分封天下,那才是臣子们关心的事情。

  他们才不在乎扶苏以后怎么面对嬴政,怎么面对自己的儿子,怎么面对史书评价和后人评论的事情。

  邵平附耳对扶苏说了好些话。

  嬴政见状,可是四下已经没有人了。

  这个时候,又一个人进来了。

  正是李斯。

  嬴政见到李斯,下意识站起来,“李斯,你来了。快,快帮朕废了这个逆子。”

  李斯却望着嬴政,呆愣了一下。

  他站在了扶苏的身后,轻轻地唤道,“陛下,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

  那一刹那,嬴政彻底心如死灰,他的脸色迅速地变灰变白。

  手也在空中僵硬了。

  扶苏担心地望着嬴政。

  虽然这帮家伙都不是好东西,可是父皇你不用担心,我会保护你啊。

  扶苏心里说着。

  “行了,这个时候还是别叫了。”扶苏望着四人,“你们都先出去。”

  “朕与太上皇有话要说。”

  嬴政闻言抬首惊愕地望着扶苏,“你……”

  “你……”

  “你这个逆子。”

  “早知道我当初就不该生你。”

  四人望着近乎癫狂的嬴政,他的头发已经自己散落下来,至于威仪,全然没有。

  伟大的秦始皇,属于他的时代终于谢幕了。

  殿门被重重地合上了。

  大家都不知道,当天嬴政和扶苏都在殿里说了些什么。

  反正出来之后,始皇帝不哭不闹,写了退位诏书和禅让诏书,就此在骊山行宫住着了。

  父子两个,压根就没打算给外人议论的机会。

  肉,还是烂在自己家的锅里才是。

  ――

  那天在大政殿里,嬴政和扶苏两个人面对面坐着。

  嬴政一句话都不说,只是气得闭上眼睛。

  扶苏沉默了半晌,“这一天是注定的。”

  扶苏还沉浸在愧对嬴政的情绪之中。

  嬴政却早就面对了现实。

  他失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打击私权那才是最痛的。今天这个事,虽然发生的让他极其不理解,为此痛苦愤怒。

  但是对于给扶苏传位的事情,嬴政早就设想了很多。

  嬴政就算是昏了,他的水平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毕竟是祖龙。

  “作为儿子,造反自己的父亲?谁会容许你做皇帝?!”

  嬴政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着。

  “是父亲禅位于我。谈何造反之说?”扶苏望着嬴政,“这个事情,我早就想过了。”

  “禅让?”嬴政扭了扭脖子。

  “《竹书纪年》里说,尧舜禅让的故事。我一直都记得。”

  “《竹书纪年》?”嬴政恍然大悟,“原来你那么早就……”

  “我们人,活在这副皮囊里,一切都受制于这副皮囊。一旦身体开始衰老,思维也开始跟着转变。我看到了史书上太多的皇帝,早年英明,晚年昏庸。”

  “我曾经期盼着父亲您不要走上这条道路,并且也给过机会,可是没想到……”

  嬴政的双手放在袖子里,“住嘴。我不是你能来议论的。”

  “分封,一旦开始,就注定没有回头路。过不了几十年,天下又要再起战争。”

  扶苏却道,“不。只有中央权力大,天下才是一家。不管是分封还是郡县,道理都是一样的。只有我是最强的,天下才是一。”

  嬴政何其智慧,这番话,旁人自然是听不懂的。

  但是他不会。

  “一样的?”

  “对。本质是一样的。就算是郡县制,他们在地方还是会自己分小王、大王。那是因为人本质就是有私欲的,对权力是有极大的渴望的。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嬴政和扶苏再度对望。

  “你打算怎么做?”

  “以关中为基本盘,辐射控制全天下。不管是方国还是郡县,全部都要听从皇帝的命令。”

  嬴政侧过头去,不愿意再看扶苏,仿佛很是羞愧。

  但是他是个不会服输的男人,倔强的他不肯承认自己败了,便询问缘由。

  “你谋划这件事多久了?”

  “不久。”

  “起码三五年了吧。”嬴政捋须,他以为是他当初派他攻打楚国给了他军权培养了他对权力的渴望,所以导致今天的局面。

  “倒也没有。不过十五年的时间罢了。”

  “这么久!?”

  “您说的,是我不够狠。”

  嬴政盯着扶苏,“原来如此。你确实不够狠,不过,你至少证明了,君王不是靠够狠就能够坐稳天下的。”

  “我累了,你退下吧。”

  扶苏站起身。

  他想要劝嬴政回去休息,其实他也不急。

  他发现了臣子的贪婪,那是驾驭他们的根本。只要他手中有着分封天下的权力,那么他们都是自己马前卒。

  对于臣子,扶苏已经有了相当的把握如何控制他们。

  但是嬴政以为扶苏在急着要向他索要禅让诏书。

  “帛书和笔留下,我给你写。写好后命人给你送出去。”

  “让门口那帮豺狼都滚回家去吧。”

  “宫里发生的事情,就在宫里结束。”

  扶苏只觉得心中透着一股子寒意。

  “是。”

  扶苏站起身,走出了宫门外。

  左右惊慌上前,他们好像都担心皇帝把太子在里面给生吃了,“太子……”

  章邯使了个眼色,命令守卫将大门关上。

  扶苏对众人道,“大政殿的门,从来就没有关过。就这么开着吧。”

  大殿里,嬴政坐在一片阳光之中,在帛书上一笔一划写他的禅让诏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