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小说 两界:从崖山海战开始超凡

第40章 平乐县诉苦大会(二)

  随着最后一个人员的到齐,方默笑呵呵地拿着一个用木板自制的喇叭,以及一队带着若干扩音符制作成的传音工具的士兵一同走进了场地。士兵们将扩音符布置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确定好的位置。

  然后方默在确定完成之后,简单轻轻咳了咳。

  声音伴随着扩音符而传入到12800人耳中,清晰却又不震人。

  一时之间,“妖术”的称呼又是此起彼伏。

  方默没有理会那群没见识的家伙,而是笑着开始解释起这一次县大会的原因。

  随着方默的解释,一道横幅出现在了方默背后。

  “平乐县诉苦大会”。

  伴随着横幅的拉开,有识字之人念出了横幅的意思。

  “诉苦大会?那是什么?”

  文天祥和陆秀夫自然也来到了县衙前。

  大会二字,对于两人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东西。

  可……

  诉苦大会?

  诉谁的苦?

  百姓的苦?

  可百姓的苦就算说出来,又有什么用?

  方默到底要做什么?

  在所有人疑惑的表情中,大会缓慢展开了。

  很快,所有聪明人的脸色就开始变了。

  当大会结束之后,看着一个个满脸愤怒,却又异常坚定的百姓,文天祥和陆秀夫彻底沉默了。

  两人沉默中回到了住宅。

  陆秀夫的身体在发抖。

  “他……”陆秀夫的声音里都满是惊恐,“他真的是普通的……江湖术士么?”

  文天祥沉默着,没有说话。

  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个世界上也没人能够回答这句话。

  第二天,平乐县衙前,支了一个征兵处。

  普通的台子前,是一位位从县城里蜂拥而至的百姓。

  他们平静中纷纷前去进行参军。

  没有争吵,没有哭喊,没有谩骂。

  所有人都沉默着。

  沉默的参加体检。

  宋朝时的士兵考核,是必须身高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被录取。

  这就给征兵带来了巨大的“可操作性”。

  也是历朝军队剥削百姓的开始。

  但是太平军却完全不同。

  经过方默的精简,太平军当初2万5000人,已经精简到了2万人。

  想一想也是。

  不说别的,就张弘范带领的那些蒙古人,身高体重等等各方面的素质,就是要比汉人更强。

  而能够被宋庭带到最后的宋军。

  忠诚倒在其次。

  关键是身体素质一定很好。

  否则早就饿死了。

  如今在得到充足的食物补充之后,逐渐也有了战斗力。

  而百姓……

  尤其是普通百姓,其实是很难达到精锐士兵的效果的。

  毕竟这个年代的士兵,三天一练、五天一练,都算是强兵了。

  大部分的士兵,哪里有什么训练?

  直接就抓人头上战场了。

  而太平道就算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块根据地,但是方默并不擅长练兵,刑荣也仅仅只是一个正九品的仁勇校尉。

  练兵能力不能说没有,只能说一般。

  就算后来一直在读兵书,但想要运用到实践,还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方默就干脆选择精兵政策。

  一方面是降低百姓的压力,另一方面,在战场上,精兵能够带来的效果,是普通士兵无法比拟的。

  阵亡率500%的军队,和阵亡率仅有10%就一触即溃的军队,这是两回事。

  所以当得知自己成为预备役的时候,百姓们满脸都是笑嘻嘻。

  但是当得知预备役并不会上战场,而是仅仅作为后备人员的时候,所有预备役成员们都不嘻嘻。

  甚至有人不服。

  但是很快,不服的士兵就服了。

  没办法,就算是看上去身形瘦弱的汉人士兵,那力气也根本不是普通百姓能够比拟的。

  一个看上去只有四尺八寸,也就是后世一米六的汉人士兵,在满负重,也就是50宋斤的情况下,也可以单臂扛着一个不到50宋斤的大活人的同时,还可以拉着一个不到50宋斤的大活人徒步走过70步的距离!

  换句话说,一个此时看上去瘦弱、矮小的汉人士兵,也可以轻松有着将近150宋斤的负重力量的同时,还有着十分恐怖的耐力!

  就算是百姓里也不乏天生神力的,但是想要达到这种程度,也绝对不可能有着这位士兵如此举重若轻。

  至此,百姓们不再吵闹,征兵速度也很快结束。

  这一次征兵,正规士兵一个都没有。

  反倒是一群预备役高达1000个。

  预备役这个概念,是方默提出来的。

  基本上属于平均负重、耐力都达到一定程度的健康人。

  这群人按照负重、耐力进行划分,而不是身高。

  所以他们的身高往往看上去高矮不一。

  但这并没有什么。

  预备役的士兵们很快就被拉到城外刚刚修建好的军营之中。

  军营距离平乐县城一百里。

  位于深山、绿水之中。

  预备役士兵们会展开为期三年的训练。

  考试通过的士兵,可以考虑成为正式士兵或者回到地方担任专门的高级工作。

  考试没有通过的士兵,将会给一笔钱,被退伍离开军队。

  一般都会安排相应的普通工作。

  负责地方的治安或者成为富翁家的保镖,又或者镖局的镖师。

  镖局真正出现,是在明朝。

  但是兴盛却是在清朝。

  但是并不意味着明朝之前的朝代就没有镖局了。

  只是当时叫做商队。

  一般是大商人为自己的货物进行护送的团队。

  镖局这一个细分领域,还没有出现。

  而方默的太平军在来到平乐县之后,就成立了镖局。

  一般是由退伍老兵们组成的。

  未来从军队里淘汰的预备役士兵们,大部分也都会来这里。

  镖局,也是方默未来会随着军队走向四方的部门。

  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这些军队里的退伍士兵对于地方上的治安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看似只是招募了一千人,但实际上却相当于方默拥有了11800人的百姓。

  而且这一万多人的百姓还会继续生孩子,他们的子女、后代,也都会选择支持方默。

  这才是方默召开诉苦大会的原因之一。

  很快,诉苦大会的威力还在持续产生。

  每天,都有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的土人百姓出现在平乐县城。

  然后这些人里面,合格的将会加入到预备役之中。

  不合格的,则会被分配到各个村庄,成为村子里的一员。

  经过筛选,踏实肯干的将会很快的融入到村子里。

  偷奸耍滑的,将会成为民夫。

  太平军的民夫,实际上则是徭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